古人如何过冬
闲话古人过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可见古代冬天有多漫长;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足以看出古时冬天有多寒冷。如此漫长寒冷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度过的呢?
在没有空调、暖气的农耕时代,古人取暖主要方法是烤炭火。不过,这烤火取暖也分三六九等。穷苦人家一般都用泥制的盆,装烧火做饭剩下的灶灰来取暖。后来有了火塘,也叫火坑,内有孔道,与灶台相通,烧饭做菜时柴火燃烧产生热量通过孔道进入坑内,使坑上温度加升。富贵人家则是用木炭来取暖,装木炭的器具也更加精致和考究,有火盆、熏炉、手炉等,不一而足。
宫廷中取暖的方式就更绝了。汉朝时皇宫就建造了“温室殿”。据《西京杂记》记载,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如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等。明、清皇宫有了“暖阁”,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宫中取暖用的炭也不是寻常百姓家的炭,而是一种“瑞炭”。《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宫廷里还专门设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相关事宜的机构,比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
古人除了烤火取暖,暖和的衣服也必不可少。利用动物皮毛、禽鸟羽毛做冬装,是古人御寒最早想到的办法之一。上古尧帝冬天穿裘皮衣,夏天穿粗布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