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众筹捐款治病
古代也有众筹捐款治病在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苏轼就曾在杭州搞过一次众筹,成功地救治了百姓的疫病,挽救了许多生命。苏轼的做法堪比现在的水滴筹。
苏轼先后两次任杭州知府,尤其是他第二次到杭州任职时,做了两件名垂青史的事情:一是治理了西湖,留下了苏堤的景观;二是治疗瘟病,救活无数百姓。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再次任杭州知府。刚一到任,就碰到了百年不遇的瘟疫大流行。杭州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求医问药的穷苦百姓。而城里竟然还有药铺囤积居奇,抬高药价,大发瘟疫财。
面对病疫和不良药商的黑心作为,苏轼十分清醒,他知道,杭州为“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经过慎重考虑,他认为如果能创办一家政府医院,情况或许会较好掌控。可是开设医院需要大量资金,怎么办?他同属下商量后,决定采取募捐的办法。
苏轼首先从府库里拿出2000贯平时省下的办公经费作为基金,同时号召城里的有钱人捐款。可是还有缺口。
苏轼回家后,把情况同夫人一说,夫人认为人命关天,百姓的安危是大事,她应大力支持,于是带头卖掉陪嫁的首饰参加募捐;苏轼又拿出自己的积蓄50两黄金交了上去。
在他们夫妇的带动下,参加募捐的人越来越多。
经过众筹,总算把资金募集起来了。于是,苏轼招聘了部分医护人员,在杭州众安桥旁边找到了一处官家的院子,办起了一所名叫“安乐坊”的病坊。据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公立医院”。医院建起后,苏轼立即派官员和医生分赴各社区救治病人,同时免费发放食品、药品。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