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 发表于 2020-8-8 11:24:38

司马光(夏县)得益于诚实教育


□刘泷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因为那是在小学的课本上就有的事情。那篇课文有图有真相,让人无比佩服小小年纪的司马光,佩服他那人小智大的聪敏。

其实,在司马光成长的过程中,在他一生念念不忘的经历里,砸缸之事他自己从未炫耀过,相反,有一件幼年时父亲告诉他不要撒谎、要诚实做人的故事,他却铭记在心,并讲了无数遍。

这件事,是督促他健康成长的动力。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高中进士甲科,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让司马光永志不忘的故事是这样的:一次,幼年的司马光和姐姐一同对付一堆青皮核桃。他们要按照大人的吩咐,将一堆青皮核桃的青皮去掉,以便在秋阳里晾晒,在秋后食用。

核桃的青皮很顽固,两个人用手扒,用刀修,很费事。这样,处理核桃皮的进度很慢。后来,姐姐有事离开,司马光用指甲艰难扒下核桃皮的时候,家里的使女走来。使女是个有经验的人,她用开水浸泡那些没有剥皮的核桃,并比较轻松地将核桃皮用剪刀处理掉了。之后,使女离去,去厨房做饭了。

这时,姐姐赶回来,对那堆已经完活的核桃惊叹不已,就问,是谁帮你把活儿干得这么漂亮?小孩子都是有虚荣心的,司马光不禁自我夸耀说,姐姐,这是我的功劳,你看我,能干吧?姐姐尚没有回话,在一边的爸爸断喝了一声,你说的实话吗?做人,怎么可以撒谎呢!司马光非常惭愧,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件事对司马光是一个教训,让他刻骨铭心。从此,他傲岸人世间,一是一二是二,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为官,实实在在处事,再不敢弄虚作假,说半句谎话。

不错,司马光的成长,得益于诚实教育。这对我们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启迪和激励。

小时候,我们不但读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读过《狼来了》的故事。温故知新,学以致用。这些故事,应该反复地讲,不能束之高阁,当耳旁风。

那个古时候在山坡放羊的小孩子,就是因为撒谎,本来没有狼,却一而再再而三空穴来风地狂呼高喊“狼来了!狼来了!”结果,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当山中真正出现野狼时,小孩子再度高喊“狼来了!”时,村民却以为他和往日一样,是在吼叫着玩耍呢。


所有人都无动于衷地忙碌自己手头的活儿,没人理睬那孩子,更没有人上山去拯救他。可想而知,小孩子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可奈何,只能葬身狼腹,一命呜呼。可以说,他是被自己的谎言坑害了生命,是自己谋杀了自己!

瞧瞧,谎言的后果多么可怕,弄不好,是要丢命的。

自古以来,很多圣哲先贤就谆谆告诫,诚信是立身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的,从以上正反两个实例可以看出,诚信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诚信教育不可或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司马光(夏县)得益于诚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