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道路标志
中国古代的道路标志中国古代的道路标志,除设置里程标志、种树外,中原地区还流行一种叫“杈子”的道路标志。“杈子”古称“梐枑”“行马”,俗称“拒马叉子”,用以阻拦行人车马通行。
在湖南、两广等地,人们通常在村寨岔路口处,立一小石碑,向过往行人指明方向。草标是土家族人的一种道路标志。土家族人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人迹罕至,难识鸟道兽路。土家人为防止人们误入鸟道兽路,就在歧路口挽起“草标”。这是一种指路暗号,土家人一看就知道哪条荒径不能走,有危险,但外地人往往不知。土家族人还在寨子的道路上设指路碑,他们的指路碑叫“挡箭碑”。
碑的上方横刻有“挡箭碑”三个大字,碑的正中刻“开弓断弦”四字,两旁再刻“左走某某”地名,“右走某某”地名。行人至此,虽是崇山峻岭,也不至于迷路。
除此之外,古代的道路上还有馆舍可以作为“导航”,这些馆舍又称为“亭”。“亭”最早是为了君王的使者和官员能及时得到休息,而沿着主要道路设置的,有人看管,备有粮柴。后来又有了长亭、短亭的区别,此时的“亭”已经不再提供吃喝住宿。到了宋代,柳永在《雨霖铃》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似乎说明,亭已经纯粹是供人歇脚的地方了。当然,这些亭的存在也是一种路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