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骡马古道隐藏山林的商旅繁华
□李波
在运城盐池这儿翻越中条山,有一条通往平陆、河南的虞坂运盐古道,而在永济市虞乡镇黄家窑村的中条山中,则有一条通往芮城的骡马古道。
老人传说:东峪原是运粮古道
一天,我和几位朋友相约,到家乡黄家窑村的东峪游玩。在东峪口的碾麦场边,遇见村里两位老人。听说我们要进东峪游玩,其中的闫宏娃老人对我说:“咱村这东峪,在以前是一条骡马道,每年麦收后到种麦前,这多半年时间,山南的人(芮城人)就赶着骡马队伍,成群结队地驮着粮食,翻过中条山,要赶到虞乡城集会上。”一旁的兰致祥老师听了,接着说道:“人家那边粮食多,咱这边还不够吃哩,驮粮食的骡马,来往不断,穿行在山道上,铃铛声,远远地就能听到。”
这东峪,以前是一条骡马古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那么这条骡马古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兰老师见我好奇,就对我介绍:“你看,从永济韩阳到运城解州之间,数咱村这条峪翻一下横岭,就能够直通山南,其他的山峪都要翻几座山。山南有多余粮食要卖到这边,回去再买些盐、煤、杂货,运回山南,先是人担着东西,后来就用骡马驮,这样慢慢地就有了这骡马古道。”
年近八旬的闫宏娃老人说:“以前听大人说,当年赵匡胤率领部下去方山练兵,就是从咱这条峪走的,水库后边还留下了上马石。赵匡胤是宋朝的皇帝,到现在总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咱这条峪里头,山南人跑得多,后来咱村的、虞乡的,远的还有解州、临晋、赵伊的,都知道翻山做生意。人来人往的多了,走虞乡的小路边上,建有茶房,供人喝水歇脚。
在东峪口有龙王庙、药王庙、观音殿、茶房,水库边上有山神庙,三岔、龙头、七岔、十谷庄,都有歇脚点,高岔有娘娘庙、茶房。以前人建庙供奉神仙,就是为了保佑人们出行平安。”兰老师说。
远望着蜿蜒起伏的中条山,迈步走在了曾经的骡马古道上。
碰巧有村民李唐娃上山,我们就一路同行。路上,68岁的李唐娃告诉我,他家以前在山上的高岔,住窑洞,种山庄稼。他小时候就亲眼见到山南人,牵着骡马驮运粮食,半夜就能听到铃铛响。虞乡过去是县城,有个大的粮市,山南的粮食运过来,一斤能顶二斤,利大,贩粮食的人就多。
实地探访:十多公里山路景色宜人
村民的说法,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我们就沿着山谷,一直往上走。
东峪涧滩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一条平缓而上的小道,顺着山沟走势通向山里。两侧的山坡上,长满了柏树和其他林木。很快,我们就来到了东峪水库边,库水清澈,映照青山绿树。过了水库,哗哗的溪水流淌在山谷中,进山的道路就成一条窄窄的羊肠小道。
沿途的风景如画,走过十谷庄、大水潭,走到高岔口,我们继续前行,攀登1500多米高的横岭,再下坡到了芮城地界,看到了方山的进山大门。我们徒步走了十多公里山路,亲身体验了当年的骡马古道。
这条骡马古道,是借助东峪自然的山谷条件形成的。这里东南有著名的五老峰,西南有雄伟的百梯山,村子在中条山北侧,属于永济市虞乡镇,而中条山的南侧属于芮城县大王镇后坪村。
村里的东峪,在经千万年的雨水冲刷、洪水作用,自横岭向北,自然形成了一条幽深狭长的峡谷,弯弯曲曲,直通村里,长十余公里。在横岭南侧,也形成了多条稍浅的山谷,向下汇聚成小溪,流向下方。
在山谷边的高地上,有后坪村、前坪村等村庄,这里距横岭只有4公里。山的南坡,较为平缓,形成了黄土塬地,具有较大面积的耕地,物产丰富,粮食产量充足。但因当地南有黄河阻挡,北有中条山,交通不便。
中条山横亘东西,阻隔了南北往来,但地处大山脚下的人们,经常上山打柴、挖药材,在山中寻找食物、山货,来接济生活。
因为南北面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在生活中,就有物物交换的必要。山南人有粮食,但缺少一些生活用品,如食盐、布匹等,就驮着粮食、土产、毛皮、中药材等翻山过来,上集赶会。村里的人,还有北边的人、经商的人,也会带着物资,翻山到山南去。
而东峪这条山谷,则成了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一是它比较平缓,只需翻越一道山梁。二是线路比较便捷,两地都可从中受益。三是它位置居中,东边解州到西边的韩阳之间,近50公里,就数这条路好走。
行走在这条道上,一是用肩挑,二是用骡马驮运。选择人挑,十多公里路,还要翻山越岭,比较累,最后人们就多数选择用骡马驮运。这样,时间一长,南北过往的客商,便逐渐形成了中条山的骡马古道。
古建遗存:古碑茶社旧址记录盛景
往来客商增多,沿途就需要提供吃饭、歇息的地方,这样就有了茶房。沿途共有四处茶房:村北、东涧、槐沟,另一处在芮城后坪峪口,叫“河东万富茶社”。
万富茶社尚有遗址,院墙方石垒砌,地铺方石,占地四分半,且有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的石碑,其意为:茶社位于唐靖道院东,前为东通虞乡、解州、西连蒲城的骡马古道,因路人络绎不绝,涧水溪流,苍绿沁脾,避风向阳,商机无限,故芮城大王镇大阳村人盐运富商关怀良,在此还愿祝福世人,于道院北侧建茶社一座,采山中黄芩、山菊、条参、银杏等为茶,供路人歇息消困、解渴润体、赏景悦目。
这块石碑,距今251年,它记载了当年骡马古道上客商往来、繁荣热闹的景象。
在后坪村靖道院遗址处,曾有一块石碑《中条山靖院道堂碑铭》,记述了唐朝虢州刺史王颜以官俸在家乡中条山捐修靖道院,重建泰明观之事。碑文中记载,靖道院右方岩左五峰,以北10公里有泰明观。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唐代,这条山谷曾是古人寻仙求道的幽径,在东峪口左侧上庙地曾建有泰明观。
在黄家窑村,也有一块石碑,是清乾隆六年的《佛菩萨移修碑记》。据石碑记载,在山谷里的高峪岔,曾建有一座佛菩萨庙。而当这座庙宇年久失修时,又是四方香客、来往客商,集资捐款,将庙中的三尊菩萨,移至村南的峪口东涧茶房观音殿内。
从这三块石碑上的记述,可以看出这条骡马古道,已有一两千年历史。它不仅繁荣了两地的经济,也让两地文化得到交流,同时在军事上,也有重要作用。中条山阻隔了南北,但骡马古道的形成,有效地方便了大山南北的通行。
在方山,就一直有宋朝皇帝赵匡胤当年带兵习武的传说,而骡马古道,则是赵匡胤领兵进入方山的必经之路。在村里的山神庙后面,还曾有赵匡胤的上马石。上马石上,刻有一个反写的“马”字。在抗日战争期间,这条骡马古道依然是中条山抗战的重要通道。
黄家窑,一座有着丰富历史蕴涵的小山村,地处骡马古道的要冲,见证了古道的繁荣和没落:骡马古道是人们逐渐行走形成的,兴盛于明清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安于农业生产,逐渐淡出,到改革开放后,道路发展迅速,古道慢慢没了人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