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建城史小考
运城建城史小考□贾玉祥
运城在元代以前只是个小村庄,名为潞村,虽紧靠盐池,但管理盐务的盐运使司却驻于解州,行政机构则是解州辖安邑县制。
元太宗(窝阔台)时期(1231~1242),朝廷采纳盐运史姚行简的建议,1236年,将盐运使司由解州迁至潞村,从而“户口日繁”迅速发展起来,延佑年间(1314~1320),改名圣惠镇,日渐繁荣。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朝廷委派重臣那海德俊为嘉议大夫,总管河东陕西盐务。他认为修城墙为紧要之务,于是上奏朝廷后,调用兵丁2500人,百姓自愿出力出钱者不计其数。
历时四个多月,一座土城墙拔地而起,周长九里十三步(一千七百丈),高二丈四尺,护城河深七尺,城池形状为一正方形,设五门,“正南二门,便于盐车之行,向西北三门,通士庶商贾”,城门外砌砖,城门上建有简易城楼,名曰凤凰城。
因盐运司迁入,又称运司城,久而久之,亦称运城。运城因盐而起,由盐而生。
建城一百多年后的明代天顺二年(1458),盐运史马显将城改做四门,东曰放晓,西曰留辉,北曰迎渠,南曰聚宝。
东门位于现老东街清真寺旁,西门位于现老西街西门口,北门位于现盐湖区人民医院大门北,南门位于现盐湖区实验小学南。城中有四街三巷,即以钟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另有南北走向的路家巷、阜巷和东西走向的姚家巷。
四条大街其实也都不大,但在古人的眼中已经不小了。城中以钟楼一带最为繁华热闹,东有察院及鼓楼,西有运司署,戏院、客栈、酒肆,应有尽有。西门外西关也是繁华之地,建有规模宏大的秦晋会馆,大量的盐务生意在此进行,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
明正德五年至七年(1510~1512),山东、河北等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火波及数省。为防止“盗贼”袭扰,正德六年(1511),巡盐御史胡止组织军民把土城墙加高,“筑城五日而成,贼知有备遁还故穴”,保证了黎民百姓的安全。
现位于盐湖区南环路泰山巷口附近的一块半截石碑记述了这次修城之事,此碑因是残碑,未见落款年月,但从碑文内容推断,大约立于嘉靖十九年(1540)或稍后一些。引人注目的是碑文中出现了“运城”二字,是否是“运城”这个名字在文章中的首次出现尚需考证。
明嘉靖三年(1524),巡盐御史卢焕用砖石对东城墙进行了砌筑加固;嘉靖四年(1525),御史初杲对西城墙进行了砖石包砌;嘉靖十三年(1534)御史余光南又对北城墙进行了砖石包砌;嘉靖十五年(1536),御史沈铎不仅对南城墙进行了砖石包砌,而且在四门之上增建了重楼,城墙四角之上增建了望楼,每面城墙之上又增设了台铺十九座;嘉靖二十年(1541),御史舒选又对外城进行了全面修缮。
多次的维修加固,基本上完成了对运城原土城墙的提升改造,大大地提高了城墙的观察效果和防御能力。
此后,历代政府又对城墙进行了多次维修加固,堪称固若金汤。正因为城墙的坚固,在几百年后的解放战争中才出现了三打运城的状况,使人民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积累了攻坚战胜利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拆除了阻碍城市发展和影响交通的城墙,原来的城墙所占之地,如今成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内环道路,将老城和新城明显地区分开来。
今天4路和44路公交车所运行的线路,除人民南路以东部分及双桥路以北部分外,基本上都是行走在原城墙根基之上的。而今天的运城更是今非昔比,已经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一颗闪耀的新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