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 发表于 2020-8-24 10:39:24

万泉古城老陶匠张全福







在古老而富足的晋南大地上,万泉名气颇大,其地处峨嵋岭北侧,西南紧靠孤山,北望汾河。自古虽有“万泉没水”的民谚流传,但是万泉古城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孤峰山半山腰间,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北魏时便有抗击异族入侵建起的“薛通城”历史记载。

近当代,古城为万泉县城治所,后万泉与荣河合为万荣县后,其改为万泉乡,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其附近的荆村文化遗址,1931年曾被考古学者挖掘,从出土的红陶、灰陶、彩陶、夹砂陶片可知,其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一脉相承。可以说,古城的制陶工艺,滥觞于六七千年之前。

车行路上,两旁千沟万壑,冬日裸露的黄土丘陵,与其上遍布的窑洞痕迹,成为一道厚重而苍凉的风景。

经过涧沟烟村村牌坊,向南上一道高坡,雄伟的门洞之内,万泉古城就在眼前。主道旁,粉墙黛瓦,古风悠悠。高耸的红墙内是翠柏参天的文庙。再往南走,一座高高的古城墙映入眼帘,城墙南侧,便是陶匠张全福烧陶的窑、工作室及家所在地。

“老张!”“噢!”随着董文汉老师一声呼唤,窑门应声而开,走出来一位面容清瘦但健朗的老人。老人戴着一双已被红土染色的布手套,两条裤腿上溅满了红色的泥点,这正是陶匠张全福。



1945年腊月初二,张全福生于万泉古城一个平民家庭,祖父和父亲均在老县衙里工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53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了虚岁仅9岁的他、6岁的弟弟,和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生活艰难。仅读到小学四年级,张全福便辍学回家,帮母亲挑起了生活重担。

1960年,当时农业社要培养制陶匠,解决古城人的生活之需。制陶又苦又累,还总在泥窝子里忙活,但是学制陶的社员每天可以享受半斤粮食的补助。

为了能给母亲与弟弟多挣这半斤粮食,年仅15岁的张全福走进了生产队里的制陶坊,跟着师傅开始了取土、和泥、踩泥、揉泥、拉坯、修整、阴干、入窑等制陶必需的十余道工艺学习。

整整两年时间,经历了艰辛、单调、苦累,在师傅手把手地言传身教下,张全福终于学会了烧制陶器的所有工艺。1962年,他出师了。从那时候起,他每天和泥制陶,一天能挣12分工,尽管只折合人民币3角钱,但寡母与幼弟在他的努力下,总算没有饿肚子。

“开始学烧陶是生活所迫,十几年后,我手上有了功夫。如今,孩子有正式工作,很孝顺,能照顾我们的生活,不让我烧陶。可我一天不摸一下泥,还怪难受。”老张说,“现在制陶就是玩儿,图个自在、快乐!”

看他揉泥像和面一样轻松自如,记者也试着去和那团泥,却发现,泥团冰冷、沉重而且特别粘手,只揉了几下,双手便被染成了红色。老张笑着说:“我平常都要戴手套呢!”

原来老张讲的功夫确实是存在的,正是他在几十年间练就的过人功夫,让一团没有生命的泥活泼生动了起来。



晋南农村的儿童,小时候都有玩泥巴的经历,然而老张眼前的这团红泥不是普通的泥巴,它是用制陶人从孤峰山上专门采来的未见过太阳的红垆土加水而成。年轻时,张全福是自己上山用担子挑,用平车拉,现在年纪大了,他托人从山上帮他运,一车一百元钱。

红垆土运回来后先在墙根晾晒,然后粉碎,再和泥。泥和好后,要用一根细线将泥团刮成一层层的薄泥片,然后将泥片中的料礓子儿(大一些的砂粒)清理干净,以免影响陶器的品质。和泥前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碱面。

泥备好后,开始拉坯了,这是制陶中最具艺术含量的步骤。好的工匠,可以将坯拉到随心所欲的大小,一般工匠则只能拉出一个小碗碗。

“三分做,七分拾掇。”老张说。

在飞速旋转的轮子上,老张变戏法似的在几分钟间便拉出了一个陶罐的坯子。在坯子口处,他认真修整。

“这是最普通的。”老张说。其实,张全福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不断地学习。平时看电视、报纸,看到喜欢的器物造型,眼到、心到、手到,很快手到擒来,将其用泥捏就,并烧制出来。于是,老张烧制的陶品,除了盆盆罐罐,还有四羊方尊、鼎、金蟾砚台、花瓶、鸭蛋壶、茶叶罐……古雅天成,意趣盎然。

有一次,一位外地的朋友请他烧制两千个专门盛放茶叶的陶罐,出价不菲。老张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手工制作,不是机器生产。制陶若纯粹为了钱,就没有意思了!”



“陶器太好啦!”老张说,“夏天放米汤可以保鲜,放茶叶可以保质。还可以生豆芽,豆芽直直往上长,不会弯。”

“烧出好陶得心静,不静烧不成。不仅心要静,还要诚、要敬。我们这一行,自古敬的是老君,炼丹的太上老君。”老张边和泥边说,“烧陶的关键在炉温,炉温靠观色,杏黄色温度最低,桃红色适中,白色最高。就像太阳,刚升起时是杏黄色,再升高些发红色,日至中午时便是白色,天气最热了。”

在与我们交谈的过程中,老张的老伴不时过来“视察”。董文汉笑着说:“老张也是惧内族。”

张全福说:“怕老婆?怕她干什么?她是孩子的妈,都是为了过光景。让她说上几句便宜话,可有多大意思呢?”其言语颇具智慧。

看完老张和泥拉坯,听他说附近有座清代的陶窑遗址,我们决定去看看。

驱车从古城出发,穿过一片树林,爬上一道高高的坡崖,几孔窑洞裸露在我们眼前。爬坡时,老张健步如飞,一转眼便上到了坡顶,而我们几个年轻人,气喘如牛,歇了好几次才到坡顶。

老窑的顶上,因为天长日久的烧烤,有黑、灰、红、黄等数种不同的颜色,形成了一幅奇特的图画。

老张听自己的师傅说,这是口清朝的老窑,具体什么年代的,便没有人能说清楚了。在老窑的旁边还有几口陶匠生活过的窑洞,地上散落着数块残陶。老张捡起一块自豪地告诉我们:“看,老祖先这陶罐的口沿是中空的,这样可以减轻罐的重量,这工艺我也会!”



从清代窑址回来,我们去老张家中参观他烧制的陶器。他的老伴冯青竹为我们介绍陶器,却不见了老张的面。

待要离开时,我们去找老张告别,进了窑内才发现,片刻间,他又做出了个瓶坯,旁边还有四个弧状的小瓶。老张告诉我们,这是他设计的“四季(鸡)平安”,要捏四只鸡组合到一起,祝福人们平安吉祥的。

“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收个徒弟,将这门手艺传下去。”老张说。

之前,有一个小伙子跟着老张学艺,不知道什么原因,学了几年,愣是没有学成。

听董文汉讲,运城学院有位老师准备前来向老张拜师学艺。这位老师曾在景德镇学过制陶,她有理论,老张有实践,相信一定能行。

天寒地冻,土重泥沉,得有多大的定力与热爱,才能守在一口土窑内完成一次次创作,完成一次次化平凡为神奇之旅,雕塑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我们只能向老陶工张全福投去敬佩的目光。

与我们告别后,老张又回到土窑内“玩”他的泥去了。在他的心中,用天地生成的红土,雕造美丽的陶器,点缀人们的生活,可能才是最有意义与乐趣的。

从万泉古城返回的路上,路旁荆村文化遗址的石碑格外醒目。那碑的颜色是一种红黄色,如浴火之土,温暖而坚定,与老张烧制成的一种陶器颜色相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泉古城老陶匠张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