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饼子的起源
稷山饼子的起源:稷山是农业始祖后稷的家乡,五谷最早在这里栽培。作为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着几千年深厚的面食文化底蕴。
饼子,最早人们称为火烧。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未当皇帝时曾经流落稷山,在街上吃过稷山翟店火烧后,觉得十分可口,一直念念不忘。后来,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便派人到翟店挑选了做火烧的师傅,带回宫中专做这一面食。
一天早上,朱元璋正在吃饼,才咬了几口,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心想,刘伯温每每神算,用兵如神,这次不妨再试他一番,于是将盘中的饼子,用碗盖了起来。刘伯温礼毕坐定,朱元璋问:“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下何物?”刘伯温掐指推算一番,回答:“半似日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算来,乃火烧是也。”朱元璋赞叹不已。
其实,刚出炉的火烧虽然盖着,但香味早已飘到了刘伯温的鼻子里,能猜不准吗?这个故事也足以说明,火烧至少在明朝之前,在翟店就已盛行。
因为有色、香、味俱佳,好吃又方便携带,还耐存放等特质,稷山饼子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翟店曾是商贸重镇,来往经商的客人路过,都会带一些饼子路上吃,慢慢地,翟店的饼子越来越出名,渐渐形成一个产业。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饼子的种类更加多样,有圆形油酥饼、三角形油酥饼、半圆形葱花或香酥饼;吃法上也花样众多,饼夹肉、夹蛋、香肠、夹菜,再加上些辣椒、蒜末等,味道更是一绝,让人一想便口内生津。
一个饼子,可以做早饭,也能当午饭,香酥适口、人见人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口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