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抗旱用代田
古人抗旱用代田古代中国,旱灾频繁,且发生周期呈逐渐缩短趋势。史载,从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到1936年的2142年中,我国共发生旱灾1035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
更重要的是,由旱灾始,往往形成一个范围广、时间长、危害大的灾害链。旱灾引发的社会动荡,轻则流寇盗匪四起,重则发生武装暴动甚至大规模起义。故而,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水旱灾害。正所谓“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是指水、旱、风雾雹霜、厉(疾病)、虫。
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古人研发并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灾前预防、赈济救灾、移民搬迁、保护生态、兴修水利、改良品种等。其中,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代田法”名垂青史。
《汉书·食货志上》曰:“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意思说,战争和旱灾同时发生,天下就会相当穷困,有勇力的人便聚众闹事,疲惫的男子、衰弱的老人交换孩子而咬他们的骨头。于是,汉武帝晚年对征伐之事感到后悔,就封丞糊为富民侯,下令“方今之务,在于力农。”并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畮三甽,岁代处,故名代田,古法也。”
所谓“代田法”,即在面积为一亩的长条形土地上,开三条宽、深都为一尺的沟(畎),沟的位置每年轮换,因此称“代田”。
播种方法为:“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与风旱。”即将种子播种于沟中,等到苗发芽长叶后,在中耕除草的同时,将沟两边的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这样便能起到防风抗倒伏和抗旱的作用。
《汉书·食货志》称“代田法”为“古法”,源于“后稷”。所谓“后稷”,不是指被尊为农神的周先祖弃,而是指以“后稷”命名的农书,与《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所引《后稷》农书为一码事。
赵过总结推广这种农业新技术和新农具时,亲自指导在宫壖地进行试验,取得了增产效果,便组织三辅地区地方官(令长)、农村基层首领(村长)、种田能手,学习新农法和新农器知识,同时制作和供应新农器;然后再从三辅地区逐步向河东、弘农和西北边郡等地推广,此“抗旱法”对汉武帝晚年社会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代田法虽未能经久普遍施行,但它所包含的先进技术,一直影响着后世农耕文明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尤其与“代田法”相辅而行的耦犁、耧车等新农具的推广运用,助推了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点赞:“赵过始为牛耕,实胜来耜之利。”
在农业机器化、信息化相当普及的今天,人们依旧没忘赵过推广“代田法”抗旱,正是百姓对于好官的爱戴、不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