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 发表于 2020-10-13 11:52:48

宋朝百姓的日均生活费

宋朝百姓的日均生活费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中国人的一日三餐起源于宋朝,宋朝以前,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作物产量不高,人们为了节约粮食,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宋朝开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现状形成大势,老百姓逐渐将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而且,最后一顿晚餐还是因为夜生活的兴起带动出现的。

据北宋散文家王禹偁在其自传里说:“假使天下有万僧,日食米一升,岁用绢一匹,是至俭也。”范仲淹功成名就后,曾在老家苏州创办义庄,施舍穷人的标准是:“人日食米1升,岁衣丝1匹。”《鲁斋集》记载:“某虽无用于世,七十六年,吃了二百七八十石米,可谓古今之幸民。”76年吃掉280石米,平均一天也是1升米。

当然,日均饮食量超过1升的也不在少数。如宋太祖“恻其劳苦,特令一夫日给米二升,天下诸处役夫亦如之,迄今遂为永式”。赵匡胤体恤民苦,特意按照日均2升的标准给民夫发放口粮。再如大中祥符年间,范仲淹在南京求学,每天的饭量也是2升米。

在宋孝宗时,陈造任职安抚司参议官,在与其他官员讨论淮南救灾问题时,他曾提议对那些参加水利建设的工人给出的日常标准是:“一夫日与米五升,钱百五十。人食二升,用钱五十,其余劣可饱二三口,彼何患不乐从。”所以,官府给定的标准也是一天2升米。

综合来说,1~2升是一个宋代成年人一天的饭量,1升米是最低基准线,1.5升应当是多数老百姓的平均水平。

那么,宋代的1升米有多重?据考证,目前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1宋斤等于现在0.64公斤,即1.28斤;另一种说法认为,宋代1升约合现在670毫升,即0.67升。如果将两种方法折中计算就是1斤,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一天吃1~2斤米是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的。

1升米在宋代价值几何呢?在《宋史·食货志卷》中记载过1021年北宋米价为28文1斗,1斗约等于10升,所以,1升米不到3文钱。一个成年人单纯吃饭,一天只要5文钱。

但这只是生米的价格,生米需要煮成熟饭,配套的菜肴、调料等其他必需品的费用总计在一起大概6文钱左右。当然,倘若辅以酒肉荤菜,价格远不止于此。

由此而言,在宋朝,一个普通老百姓每天用在吃饭上的开销需要10~15文钱,大概相当于今天的7~15元,平均一顿饭只要3~5元,这个标准应该是比较低的。

但宋朝的物价本身不高,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吾辈入店,则用一等玻璃浅碗,谓之‘碧碗’,亦谓之‘造羹’,菜蔬精细,谓之‘造虀’,每碗十文。”一碗精致的汤羹,只要十文钱,而且还是饭馆标注的市场价,如果自己在家做,就更为便宜。

因此,生活在宋朝的老百姓不会很难过,只要稍微勤劳一些,就可以吃饱穿暖,还能满足岁晏有余粮的愿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朝百姓的日均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