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以身许国的红颜,最终倒在了迂腐文人的笔下
说貂蝉“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貂蝉最早是在《三国演义》第八回中出台的,她本是司徒王允家的一名歌伎,受王允之托,用连环计去离间董卓、吕布,以解汉室倾覆之危。
为了祈祷上苍保佑,貂蝉设坛焚香,对月跪拜,月亮看到她比自己更美,躲在云中不肯露面。这便是“闭月“的由来。
貂蝉身处虎狼之间,不顾自身安危,从容应对,巧与周旋,终使董、吕相互猜疑,反目成仇。奸雄太师死于戟下,无义温侯亡命天涯,美女貂蝉有功不求赏,全身而退。
《三国演义》并非正史,许多人物与故事均难以考证。而据《三国志·吕布传》所载:吕布与董卓一侍婢私通,不记其名。看来,这位“侍婢”就是“貂蝉”的艺术原型。
无论历史上是否真有貂蝉其人,但她为拯救危难时局的大义之举,却是被着意美化、广为称许的。后世出现的戏剧《凤仪亭》《小宴》等,无不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她的智慧与美丽。
当然,也有人从“红颜祸水”的固有观念出发,对貂蝉进行了歪曲、诋毁,使其蒙不白之冤。如明代杂剧《斩貂蝉》,就演绎了曹操以美色引诱关羽,遣貂蝉夜入军帐,被关羽斩杀的故事。可怜一位深明大义、以身许国的红颜,最终倒在了迂腐文人的笔下,也让义炳乾坤、绝伦逸群的关羽,无端背负了摧花折红的恶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