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发明裤装,不然还得穿开裆裤
中原地区很早便有了裤子,但其作用是对衣裳制的一种补充。《格致镜原》引《物原》的说法:“禹作袴。”这个袴与现代“裤”字的读音相同,但形态上略有不同。按《释名》说法:“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可见这个字的来源与穿着姿态“跨”有一定的关系,强调的是两腿分穿。
历史上的“袴”可细分为如下两种形态:第一种是胫衣,《说文》当中解释:“袴,胫衣也。”胫是小腿,胫衣接近于现代的高筒袜;第二种是开裆裤,《格致镜原》引明代学者张萱《疑耀》的说法:“古人袴皆无裆。”湖北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开裆裤,提供了实物佐证。
开裆与合裆之间并没有技术障碍,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远古中国天气炎热并且纺织技术不高,穿粗糙面料做成的合裆裤,会感觉很不舒服;其二,《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中都特别强调“通”,人的气血、经脉,以及与外界的交换,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要畅通。依照这样的观念,认为穿封裆裤会妨碍毒气散发而损伤身体。这一点很容易理解,裤裆的确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不穿合裆裤,很难避免出现尴尬的状况,关于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想了很多办法。古人的开裆裤只是内穿,外面还穿近似于围裙的裳,并且官贵和妇女的裳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加长到脚面。这种穿法同时解决了散热、保暖、护腿、遮羞等问题。同时,为了避免偶发的尴尬,古人还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来管控形象。比如,古人普遍采用跪坐姿态,再比如周朝的《礼记》强调“暑毋褰裳”,就是天热也不要把围裙提起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