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 发表于 2021-1-4 18:24:50

回望幸福路——齐雪霞散文

回望幸福路
齐雪霞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对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是1977年出生的,正好赶上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我家乘着改革的春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过去,从我家的点滴变化中,我也充分感受到国家富民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改革开放前,我对家的印象是从奶奶口中得知的。奶奶告诉我,那时是靠挣工分来维持生计。家里人多,爷爷一个人也挣不了太多的工分,因此他每次都感觉力不从心,孩子们多数时间是在饥肠辘辘中度过的。

那时我们村没有学校,爸爸在邻村上学。一次放学回家,看到路上掉了一些麦粒,他赶紧脱下衣服,把那些麦粒一粒一粒地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衣服里,这样回家后奶奶便可以给他们熬上一顿香喷喷的麦粒汤了……那时生活充满艰辛与不易,父辈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

1985年左右,我上了小学。爸爸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决定承包村里的砖窑厂。爸爸还是个干事很有魄力的人,对制砖的工艺过程了如指掌。那时候还不是全部机械化,更多是由手工完成的,爸爸在自己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能给大家作好示范。从那时起,我家的生活状况慢慢发生了变化。

就这样,爸爸在砖窑厂的工作干了好几年,家里规划了新的院落,更在1989年盖了二层小洋楼。虽然门还是旧的木头门,但家里的土门楼没有了,变成了高高的门楼。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家里有了电灯。奶奶常说:过不久,我们农村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1995年高中毕业去太原上学,家里还没有固定电话。那时,村里供销社有一部固定电话,每次只能到那里跟在外地开饭店的爸爸妈妈通话。

不过那时电话费还是挺贵的,比起今天方便快捷的通讯,那时显得落后多了。但正因为电话费很贵,所以每一次通话时间都很珍惜,能和爸爸妈妈多说几句话都成了一种奢侈。不管怎样,还是要感谢社会的发展,让我们与家人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彼此心灵沟通。

爸爸妈妈已到了花甲之年,但他们还是不肯歇下来,借着党对农村养殖业的大力扶持,在村里办起了养殖产业。爸爸对猪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研究,对幼猪的饲养以及疾病预防也有一定经验,更对它们的一日三餐悉心呵护。

就这样,小猪也跟小孩子一样,一天一个样。等它们长大了,可以出售了,便能为家里带来一些经济效益。可千万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养殖业,它能让父母觉得,在他们年老的时候,仍然老有所为。

2018年暑假,爸爸重新装修了家里已近30年的房屋,将墙壁重新刷新,客厅里装上电视墙,砖头地也换成了瓷砖地。虽然还是原来的老房子,但经过装饰,家里完全变了样。尤其是家里的旧木门完成了它的使命,由新的鎏金发亮的大红木门取而代之。爸爸妈妈每每坐在新修的房子里,总是合不拢嘴,一种幸福与甜蜜写在脸上,更留在心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望幸福路——齐雪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