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 发表于 2021-3-12 10:50:54

古代天文观测场所被称为观星台

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好奇,古已有之。在喧闹的北京东二环路边、紧邻建国门地铁站,有一座古朴的高台建筑,高台旁边,树木掩映下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这就是北京古观象台,明清两朝赫赫有名的皇家天文台。台顶的八个神秘物件是国家一级文物,清代大型青铜天文仪器,中西合璧的特质令它们享誉世界。

古代的天文观测场所被称为观星台、司天台、云台,在一些更古老的传说和典籍中也被叫作清台、神台、灵台等。《诗经·大雅·灵台》篇首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说的就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周代,周文王组织百姓修建灵台的事情,并且修好之后,“民始附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现代,这是因为与上天有关的事,是古代政治中关系到统治者权力的头等大事,基本上国家的重大事件都会和天象以及历法联系在一起。因而,天文仪器不仅仅是观天的科学仪器,更是礼器,是象征王权统治的国之重器。新朝鼎立,修建观天、祭天的场所和观象授时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中之重。

北京古观象台正式建造于明正统七年,当时选址在贴近元大都城墙的东南角楼。其实建国门附近的天文观测机构,可以追溯至元朝。在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和王珣就在现建国门西北侧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机构太史院和司天台,并且装置了很多天文仪器。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明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陆续把元大都的天文学家和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都吸纳入南京鸡鸣山上的观星台。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把原来的太史院改为了贡院,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天文学家既没有仪器也没有专门的观测场所,只能在城墙上肉眼观测。直到正统年间,钦天监仿造了南京的天文仪器。为了安置这些仪器,朝廷在原来的元太史院附近建造了观星台,并在台下陆续修造了紫微殿和晷景堂等房屋。至此,北京古观象台具备了今日所见的规模和格局。观星台建好之后,浑仪、简仪、浑象等仪器陈置其上,开始了自己的观测使命。

明清易代以后,清朝接收了原明朝的钦天监,观星台被改名为观象台,继续承担着皇家天文台的职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天文观测场所被称为观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