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屋 发表于 2021-4-22 11:46:08

做像三毛一样的女人——李晓萍

做像三毛一样的女人
李晓萍
少女时代曾读过三毛的文章。那时候读她的书,只是喜欢她那通俗易懂、质朴洒脱的文风。对于她本人,并没有太多了解。

前不久女儿过生日时,她特别高兴地告诉我,她同学送了一套《三毛全集》给她作为生日礼物。当女儿把一整套书摆在我面前时,我立即放下手中的抹布,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其实,我也很想知道,在三毛过世这么多年以后,她的文章为什么还能受到现在这些天之骄子的追捧和喜欢?同时我也特别好奇,三毛,究竟是怎样一个传奇的女子?

当我利用一段时间,集中读完《三毛全集》后,她的形象才在我的眼前逐渐清晰起来。

原来,三毛从小就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她天生对书本有着特殊的喜好,三岁时就读了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上学后,她经常逃学,为的是能畅快淋漓地看书。再到后来,她甚至视书如命。她看遍了所能借到、买到的书籍,上至中外名著,下至卡通漫画,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用她的话说就是:我看书,在当时完全是囫囵吞枣,无论真懂假懂,只要故事在就看得下去,有时看到一段好文章,心中会产生一丝说不出的滋味,可是我不知道那原来叫作感动。

读她的文集时,我也像她当年读别人的书一样,同样被书中生动的情节和优美的文字吸引着。我常常边读边想,她该有多少本书的积累,才能将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文字,如此贴切、流畅地组织到了一起,才化为她对生活的独特感知和领悟。是的,读书影响了她的一生。

三毛的一生都在流浪,她搬了无数次家,因此也有了各色各样的邻居。但无论她的邻居是小的、老的,或是善的、恶的,她都以一颗慈善之心对待,甚至对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的路人,她也会伸出援手。《一个陌生人的死》一文,讲述的是她在加纳利群岛,与邻居之间发生的故事。邻居是一位名叫加里的七十三岁的老人,患病后被家人遗弃在海岛上,无依无靠。老人的身体大面积溃烂,当时就在租住房里等死。当三毛发现了他后,并没有像别的邻居一样吓得躲开,而是开始给他送饭,给他收拾臭气熏天的房间,并且把他送到医院,自己掏钱请医生给他做手术,让老人在离世前,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在《亲爱的婆婆大人》中,她将自己比作稻草人,将婆婆设为假想敌,而丈夫荷西则变成了夹心饼干。其诙谐幽默的写法,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她对这个家的珍惜之情。幸福的婚姻生活却在荷西突然离世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这个真性情的女人几度想以自杀的方式随夫而去。就是这样一个小时候的问题儿童、长大后的另类女人,却对自己的爱情视若珍宝,呵护有加。

三毛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奔放的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她与那些贫穷落后,但善良单纯又极易满足的撒哈拉威人快乐相处,并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在宝岛台湾,她经常帮助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儿、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苦无依的老人等。《吉屋出售》《随风而去》这两篇文章,讲述的是荷西去世后,三毛准备卖掉加利纳岛上房子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三毛是一个对金钱毫无概念的人,她总是慷慨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不计较个人得失。她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钱将房子卖给她认为值得托付的夫妇,将自己喜欢的收藏品送给好朋友,就连价值不菲的汽车也送了出去。在她离开海岛前,她甚至利用仅有的几天时间将已经卖掉的房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打扫了一遍,并买好盆景花卉摆在屋里的每个角落,离开时只带走了随身的行李。

《亲爱的三毛》里收集的是三毛和世界各地的读者之间的信件。她的读者中有学生、工人、教授、杀人犯等各种身份、不同阶层的人,她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善美。她在回信中最多说的是要时刻心存感激、凡事不与人计较、善待他人之类的话,每一封信都体现着拳拳之心,每一句话也都是肺腑之言。

三毛,她就是一只不死的鸟。她并没有离开我们,她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用手中的笔诉说着自己的前世和今生。合上书本躺下,耳边隐约传来那首熟悉的旋律: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今生愿做一个像三毛一样平凡朴素的女子,至真、至纯、至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像三毛一样的女人——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