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三路里的圈圈馍、枣蛋馍与丧葬文化
圈圈馍、枣蛋馍与三路里的丧葬文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扫墓表达了子孙后代对祖先的悼念和崇敬。老百姓除了燃香、烧纸外,三路里一带还有一种特殊风俗,就是墓主人的孝子贤孙,将面揉捏成圈圈,烤熟之后,在坟上来回滚动;有的将红枣包在里边,外边用发酵的面裹上,俗称枣蛋,也在坟上滚来滚去,这就是圈圈馍和枣蛋馍在三路里丧葬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春秋战国时,在晋献公晚年,其宠妃骊姬为立她的亲生儿子为太子,在献公后使坏作梗,极力排挤诸公子,逼得太子申生自杀了。二公子重耳为免遭迫害,带着介子推等一帮人外出逃亡,史称“骊姬之乱”。这伙人跟随重耳流亡十九年之久。期间,介子推忠心耿耿。一次,在重耳迷路断粮时,介子推于绵山下,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吃(即《割股奉君》的典故)。后来重耳即位为晋文公,他对流亡期间的有功之人都封官厚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便为介子推鸣不平。文公知晓后,追悔莫及,亲自登门去请,介子推却背着老母躲进深山隐居了。文公寻人心切,便放火烧山,想逼出介子推来。岂料介子推宁死不出,大火烧了几天几夜,介子推竟背着老母在一棵被烧焦的大柳树旁死去了。
后人出于对介子推的敬仰,围绕这一典故,兴起了一些习俗。安邑、解县一带的“背丧”就是由介子推背母的形象衍演而来的。哀语常写:哀哀吾父(母),生儿(或育女,或育媳,或抚孙)(如果是养子或继子,不能写生子,应该写育儿)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如果是孙子(女),则写“哀哀祖父(母),抚孙(女)劬劳”。写在纸上,背在背上,俗称“背丧”,外人一看,就可辨认出与死者的关系;拖柳木孝棍,是从介子推死于柳树下衍演而来的,人们是取“柳”之谐音“留”,表示留恋、怀念之意,在三路里一带,送葬拉柳棍就是这个意思,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寒食节扫墓是秦汉以后的事。传说刘邦取得天下后,衣锦还乡,令人修整父母的坟墓,要在“寒食节”这一天祭拜。群众知道后,也效仿而行。唐玄宗时,鉴于寒食节扫墓已成历代沿袭,积久成俗,便于认可,遂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下迢:“寒食上墓、礼无经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上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自此,寒食节扫墓用诏令形式固定下来,并列入五礼之中,扫墓便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每逢寒食节时,“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奴拥丐,皆得上父母之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
寒食节与清明节本来不是一回事,但就扫墓而言,到唐代已合二而为一了。从此,清明节就由原来的农事节气成了祭祀祖先的节日。
清明扫墓,一直延续至今。一般是先馨香,再鞠躬悼念,若立有墓碑,就将墓碑擦净,使字迹不致模糊,这是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在墓前祭奠,过去晚辈都要行跪拜大礼。祭奠毕还要整修陵墓,一般是培土修墓道,由于每年雨水冲刷或其它原因,会使坟头墓道受损,便利用祭扫之际,修整加高,墓表可铲草皮贴上,有的还在坟上培植迎春花,减少坟土流失。
祭扫坟墓时,三路里除了敬献面条,表示绵延久长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风俗和讲究,就是要让孩子们拿枣蛋馍(用面扎枣烤成拳头大小的圆形食品)或熟鸡蛋在祖坟上滚来滚去,嘴里还不时的念叨:滚圈圈,滚枣蛋,滚出全家福满园。滚出金,滚出银,滚出麒麟送子来。生个女儿做娘娘,生个孩儿当状元。其意是为先人挠痒,滚去灾祸,以示孝意。
三路里上坟时,还要在坟丘上插上彩色纸旗,纸伞,象征给亲人遮风档雨。凡是祭扫过的祖坟就有彩旗,纸伞,随风飘扬。成为清明节后一种亮丽的风景。
新媳妇结婚后,头一年在婆家祭祖,叫“上花坟”。上坟前(就是清明节前)要从娘家往婆家抱回来一个“子福馍”,也称指望馍,在婆婆带领下上坟认祖宗。子福馍的上面,盘条龙,扎着个染红的鸡蛋,包着核桃和红枣等,象征望子成龙。还配有四个小花馍和四个祭菜:山葱、菠菜、莲菜、黑豆芽,各有其象征意义。山葱,菠菜表示后人聪明活泼,莲菜表示后人心眼多,黑豆芽谐音“黑头”(人头),象征人丁兴旺。一般上坟不用荤,寓意是不吃介子推身上的肉。烧香、焚(冥)钱、烧纸后要在坟边拔些麦苗回来,挂于门首或折几枝松枝或柳枝挂于门前或神龛之上,寓意是可使子孙繁荣。有的从墓地归来后,还要把祭祀物品分赠给亲戚朋友和邻居。
从如今的观点看,清明扫墓可通过祭祀祖先唤起后人对先祖的追思和敬慕,传承家族、民族的文化传统,起到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精神薪火相传的作用。圈圈馍、枣蛋馍也向人们展示了三路里丧葬文化之厚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