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1-7-11 19:41:04

常乾坤——中国人民空军的奠基人

  常乾坤,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王茅镇下毫村人。生于1904年7月,幼年家境贫寒,居住在外祖父家中,由祖父和外祖父两家供养他上了高小,毕业后,在乡村教书,但他求学心切,离家步行到太原,考入“山西讲武堂”(后改为斌业中学,又叫学兵团)。在学兵团学习期间,常乾坤结识了不少进步同学。1924年毕业后,即赴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运动。

  1925年春,他考人黄埔军校。这年的7月,经范宏亮、曹汝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毕业后,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广州航空学校学习。其间,曾任区队长、共产党的小组长。1926年5月,中共党组织派他到苏联学习飞行,进人苏联红军第三航空学校学习,先后学习了飞行和领航专业。1929年毕业后到苏联红军部队,历任飞行、领航、射击教官、飞行大队长、领航主任等重要职务。1932年经过选拔考试,常乾坤被选入苏联最高航空学府茹考夫斯基航空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他认真刻苦地钻研科学技术,由于勤奋,学习成绩优良,他曾多次受到表扬与奖励。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常乾坤多次找共产国际,坚决要求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38年4月,接到当时在苏联工作的任弼时的通知:“已同意你回国,何时动身,尚未决定,你准备吧!”1938年8月,他连学院的毕业典礼都顾不上参加,同王弼一起从莫斯科回国。9月,中共中央决定常乾坤去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航空学校工作。这所学校是国民党盛世才借苏联资助创办的,党组织从延安派去43名同志在这里学习航空技术,由常乾坤负责培养。但由于盛世才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改,千方百计地从中干扰,致使培养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常乾坤在这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持斗争,坚持教学,并编写了几种航空理论教材,其中有《飞行原理》、《空中射击》、《空中领航学》等。这些教材,后来在东北航空学校的教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是建国后空军各航校的主要教材。

  1940年底,中共中央军委在延安安寨建立了“机械工程学校”,调常乾坤担任教育长,军委从各部队选送学员,以学习航空理论为主。他一面主持全校教学工作,一面亲自教授数理课和俄文课,还和大家一起参加生产劳动。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军委决定将“机械工程学校”

与“抗大”三分校合并为“军事学院”,院长由朱德司令兼任,常乾坤任第一大队长,该大队下设两个俄文(支)队、一个工程队。这个大队培养的干部,建国后在国家外交、交通、航空、教育等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延安期间,常乾坤还担任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谋,直接协助叶剑英主持总参事务,并负责军委航空研究小组的工作。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共中央调常乾坤到东北负责筹建航空学校。赤手空拳办航空学校,会有许多料想不到的困难,但他知难而上。他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率领延安航空小组和原工程学校的部分学员,从延安出发,跋山涉水赶往东北。

  东北各机场都曾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到处是残垣断壁,瓦砾成堆。至于飞机,少头无尾,残缺不全。各种车辆机械也是一堆废钢烂铁,散失各处。当时局势又极混乱,土匪特务横行无忌,交通线路皆遭破坏。常乾坤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走遍了丹东、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地,搜集了一些器材,先建立了第一所航空队,即“东北航空队”,后改称“航空总队”。1946年3月1日,正式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所航空学校。常乾坤还以迪化航校的同志为骨干,利用实物教学,边讲边做。这对文化不高的工农兵学员,教学效果极好。从1946年到1947年,尽管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学校几度转移,他们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三年中培养出 110名飞行员、20名领航员、300名地勤人员。这些后来成为人民空军的骨干力量。空军部队大部分军、师干部及全国闻名的空军英雄王海、刘玉提都是东北航空学校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飞行员。

  北平解放后,常乾坤奉命来到北平,任军委航空局局长,负责组建空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3年5月逝世前,他一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主管空军的军事训练、空军科研和航空工程等工作。从开国大典至1961年历次的国庆检阅,他一直担任空军飞行总指挥。在这期间,常乾坤还参加过赴朝鲜抗美援朝,并先后担任中朝空军联合副司令员、司令员。1954年他负责创建中央航空学院,兼任院长职务。1957年,中央建立空军科研部,他又兼任部长及政委。1958年创建西安空军航空工程学院,他兼任院长及政委职务。从6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制造飞机,常乾坤担任国家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副主任,亲自主持大量航空军工产品,如“歼六”、“歼七”、“歼八”飞机的论证、试验、试飞、定型等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常乾坤还担任过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国防组组员和航空组副组长,并参加中国航空学会的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常乾坤遭受了打击和迫害。在恶劣的环境下,他始终坚持斗争,带病工作,长年奔波在全国各地,为空军建设、航空设备、军工科研和生产呕心沥血。1973年3月,常乾坤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乾坤——中国人民空军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