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日子_散文_郭少峰
1970年我18岁,11月是征兵的季节,我自愿报了名。经过体检、政审,我被批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到后勤某部的深山沟里,一待就是15年。那些年的部队生活,让我学到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我们早上起床、早操、洗漱,然后整理内务,要求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床单铺得平平整整的,脸盆、牙缸、毛巾等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之后是吃早饭,饭前站队唱首歌,饭后上班或训练,而后是午饭、午休、上班或训练、晚饭、晚点名、讲评当天每个人的表现,最后是洗漱、睡觉、熄灯。一旦熄了灯,除了岗哨和查铺、查哨的首长,就再也没有人走动了。
也许在这种环境下待久了,时间观念早已形成。转业回到地方后,只要有时间限制,我都是宁可早到3分钟,绝不迟到1分钟。
集体生活,与人相处,要学会容得下别人,还要让别人容你。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亲如兄弟是根本。生了病有人把饭送到床前,遇到困难有人帮,心情不好,政工干部会及时找你谈心、解决问题,感觉很暖心。
吃饭通常以班为单位,有啥好吃的,都是你谦我让,人不全不动筷子,有谁回不来,炊事班会专门为他留下饭菜。难怪人们说今生是战友,一生是兄弟;难怪复员转业后,各奔东西几十年后仍然牵肠挂肚思念彼此;难怪聚会见了面还会老泪纵横。
20世纪80年代后期,条件好了,伙食标准提高了,大家星期天经常可以吃上饺子。炊事班为大家调制好馅料,以班为单位按人头领面。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不会包的跟老兵学,擀面杖不够就用酒瓶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很有吃年夜饭的气氛。
我们每年换发两次服装,“五一”前后发一身夏装,解放鞋、帽子、袜子、床单、领章、帽徽等,一应俱全。秋季发冬装外罩、鞋袜等,三年换棉衣,四年换被子,都是要缴旧领新的。
入伍第一年津贴费是每人每月6元钱,之后是7、8、10、15元,每年递增,每月1号发到手,非常及时。我们从农村来的大都花不完,除了买牙膏、肥皂等,不再乱花钱,我第一年还攒了60元寄回了家,全年消费不超过20元,因为衣服破了自己补、脏了自己洗,被子脏了自己拆洗,炊事班轮流进,头发长了互相理……
我们的个人活动时间是晚饭后和星期天,喜欢运动的打打篮球、乒乓球,爱好下象棋的大战三百回合。星期六晚上,我们可以玩到很晚,输了的,脸上贴纸条、钻桌子,甚者熊盲人敬礼——单手穿鞋、单脚起跳敬个礼,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些都是30多年前的事了,可当兵的日子,再过30多年我也忘不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