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纺织——运城轻工业
运城纺织业旧有丝线业、棉线业和毡业。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解县下街忠义升丝线坊开业,有资本200元,工人3名,年用原料50斤,出丝线45斤,产值360元(银元)。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解县荣瑞成丝线坊设立,资本500元,职工5人,年用原料70斤,产量63斤,产值504元。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德盛魁毡坊在解县蔡家楼开业,有资本550元,职工5人,年羊毛绒用量1000斤,出毡200条,产值400元。
民国年间,解县、安邑县除丝织业继续发展外,还有机坊与家庭手工业织布,成为山西省土布主要产区。
民国3年(1914),运城东大街设立永兴和丝坊,资本240元,职工6人,年产丝75斤,产值960元。
民国7年(1918),运城东大街设立桢锡永丝坊,资本300元,职工7人,年产丝60斤,产值760元。
民国8年(1919),解县铁匠巷成立源兴隆丝坊,资本700元,工人6人,丝机1架,年产丝织品40疋(pi)。
同年,运城东大街设立金盛永毡坊,资本500元,职工5人,年产毡350条,产值300元。
次年,又成立恒盛和丝坊,资本700元,织机1架,工人6人,年产丝织品50疋。
民国10年(1921),安邑县(运城北大街)设立制毡坊,资本400元,职工5人,羊毛绒用量1000斤,年产毡700条。
民国22年(1933),解县城内西街成立模范织布工厂,资本2000元,工人30名,职员3名,布机18架,年用纱量41.65包,出棉布1908疋,产值10104元。
据《中国实业志》载:民国25年(1936),运城、解县有织毯业3家,毛巾工厂5家,制毡坊两家,丝线业4家,合计资本2210元,从业人员74名,年出线毯约460条,毛巾14900打,毛毡900条,丝线243斤,产值总计12226 元。以上工厂均于1947年先后停办。
另据《中国实业志》载:民国25年(1936),安邑县、解县家庭妇女手工织布16000家,人数21000人,年织土布198920疋,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对纺织业大力投资,先后建立了棉织厂、针织厂(长毛绒厂前身)、解州丝织厂、运城丝织厂、车盘纺织厂、金井纺织厂。
1976年有纺织企业5个, 主要产品为棉布、长毛绒、毛线、丝织品等,年产值597万元。
1985年,全市纺织企业7个,年生产棉布38万米,棉纱138件,丝织品26万米,毛线20吨,长毛绒3万米。
1988年,生产棉布95.48万平方米,丝织品39.58万平方米,混纺毛绒39吨,纯化纤毛线101吨, 总产值1368.9万元。
1990年,全市共生产棉布89万米,丝织品6.26万米, 混纺毛绒20吨,纯化纤毛线100吨,总产值1589万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