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划_运城农业
新中国建立前,运城农业生产依据自然条件自由种植。
南北两山及沿山地带多植林、果、 花生、药材、豆类、玉米、谷子,小麦次之。
中部平原地带多种小麦、棉花、玉米、瓜菜等。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逐步形成三个农作区:
南山一带为浅井区,中部为深井区,北山为旱作区。
南山浅井区包括东郭、西姚、常平、解州、席张等乡 (镇),总面积288平方公里,耕地9万余亩,人均耕地1.5亩,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油料、林果、药材等。
中部探井区包括王范、冯村、北相、泓芝驿、陶村、三家庄、安邑、原王庄、大渠、龙居、车盘、金井等乡(镇),总面积782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人均耕地2.7亩多,主要生产小麦、棉花、玉米、瓜菜等。
北山旱作区包括上王、上郭、三路 里等乡(镇),总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近20万亩,主要生产小麦、谷子、甘薯、棉花、豆类、果类等。此后三十年间,农业区划并无多大变化,只是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变,旱地逐年减少,水地逐年增多。
1982年,运城县人民政府经过对全县自然资源的调査分析,划分全县为三大农作区,即岗岭垣坡粮果蛋旱作区、平川河湾粮棉菜灌溉区和南北两山农林牧区。
岗岭垣坡粮果蛋旱作区,包括鸣条岗、四十里岗、峨嵋岭、七里岗,耕地面积28.5万亩,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复种指数很低。这一旱作区,依据地域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又可划分为3个旱作亚区:
峨嵋岭亚区,包括上王、三路里、上郭3个乡(镇)的大部和泓芝驿镇的北坡地带,耕地面积13.6万亩,以种植小麦为主,棉花次之,附带种植 少量的谷子、豆类、红薯、高梁等;
鸣条岗亚区,包括王范、冯村两乡的南垣坡地和陶村镇的北垣坡地,耕地面积11万亩,以耐旱作物为主;
四十里岗和七里岗亚区,包括庙村、安邑南街、运城东阜街、西街、环池、杜家坡、雷家坡、八里铺、十里铺、二十里店、沙窝、柳马等10余个村(街)的部分耕地,总面积约3.9万亩。
平川河湾粮棉菜灌溉区,按河系分布,可划分为三个亚区:涑水河井灌亚区,包括北相镇的全部和王范、冯村、泓芝驿等乡(镇)的大部,耕地面积约10.7万亩,以种植小麦、棉花为主;
姚暹渠井、黄灌亚区,包括解州、金井、车盘、龙居、大渠、姚孟、安 北、安邑、三家庄、陶村和东城、西城、南城、北城等乡(镇、办事处)的平川地带,耕地面积47万亩左右,以种植小麦、棉花为主,复种指数在150%左右;
中条山前沿井灌亚区,包括东郭、西姚、常平、席张、解州5个乡(镇、办事处),耕地面积9.8万亩, 以种植小麦、玉米、豆类为主。
南北两山农林牧区,包括南山(中条山)和北山(稷王山)的髙坡地带,耕地面积7.8万余亩。按气候和地域差别,可分为两个亚区:
中条山农果牧亚区,包括东郭、西 姚、常平、五龙峪、席张的5个乡(镇),耕地面积3.2万余亩,主要生产小麦、玉米、 花生等;
稷王山农果牧亚区,包括上王乡和三路里镇的山区地带,耕地约4.6万亩,主要 生产小麦、果类。
1983年,运城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从1984年10月开始,到1986年4月结束,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深入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论证,基本掌握了农业区划的依据。
同年底,又根据本市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再次将全市划分为3个综合农业分区和8个综合农业亚区.详细情况见《运城市农业区划分区图》和 《运城市综合农业区概况表》。
至1990年,运城市的农业区划仍维持原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