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思(散文)_马绵
我们村很小,地处中条山脚下,百度地图里我们村叫“平西村”,土话里我们叫“西活村”。这里养育了父母、哥哥和我,还有我的亲朋好友,给了我太多欢乐的时光,教会了我太多人生的哲理。因为恋家,所以大学毕业后我选择留在运城,这里离家近,离我的亲人近。想家了,我可以翻过中条山,山路连接着芮城和运城。但凡有一段时间忙工作没有回去,我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灵魂无处安放。所以没什么事,我就会回去,只要车进入陌南这片地界,一切熟悉的画面便扑进脑海。还是那几条路、那几栋房子,甚至还有熟悉的长者的面孔,我的心就开始激动,感觉有种“我回来了”的自豪。
一路的苹果树寄托了多少农家人的希望,辛勤的劳作,换来家的兴旺。我最喜欢春天回去,苹果花是我的最爱,驻足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丝甜流入心底。从村头开始,就有叔叔婶婶问“绵绵回来了”,我几乎是欢呼着、雀跃着一一回答。当我领着孩子回去,三奶奶一边看着我的孩子,一边摸着我的手说:“绵绵不是才上几年级吗?这转眼都有孩子了。”我和村里的人都哈哈大笑,奶奶在逐年老去,却把我冰封在童年。
小时候,除了好好学习外,暑假里,我的两个哥哥一出门,我妈就把我“派”出去跟上他们。我哥冲我瞪眼,让我回去,我妈也给我瞪眼,让我跟上。哥哥们一走,我就悄悄地跟上,因为跟着他们能玩。农村孩子的夏天是充满欢乐的,抓知了就是我们乐此不疲的事情。一场暴雨过后,知了的翅膀打湿了,飞不起来,只要摇一下树,知了就会呼呼掉到地上,于是,哥哥们负责摇树,用脚蹬树,我负责捡知了。雨后中午,大人们都因下完雨不能下地干活在家午休,而我们真是大丰收了,满满一大袋子。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一起上山摘杏,下沟抓螃蟹,麦田里捡麦穗,红薯地里掐红薯秆,摘绿豆、打绿豆,捡果树枝,割草除草……没有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没有体味过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理解劳动赋予人的智慧。摘杏、抓螃蟹,我们几个孩子总是分工明确,这既是团队协作的一种训练,也让我们长大后懂得和别人合作共赢。捡麦穗、掐红薯秆,是我们的暑假作业,因为那时经济匮乏,每人10斤麦子,是让老师用麦子换西瓜吃,红薯秆是让老师在冬天没有新鲜蔬菜时可以有咸菜吃。虽苦、虽累,我们却从不抱怨,暑假一开学,每人带着这份“特殊的暑假作业”就上学去了。老师挨个收,学生排队交,时不时还比一比谁的质量高,似乎高质量的“作业”是对老师至高无上的尊重。我庆幸,我有过最快乐的童年!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记忆还是那么清晰,长辈的容颜却早已封存,定格在某年某月某日。慢慢地,回到村里,不再是“绵绵回来了”,而是“绵绵姑姑、姨姨回来了”。村依然是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是亲人们劳苦耕作的地方,是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麦苗青青,花开半夏,硕果累累,承载了太多的希望;枣花香,梨花白,菜花黄,绚烂了整个世界;鸡鸣狗吠,牛羊成群,和谐了这个村庄。我想封存记忆,将这一切的美好烙在心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