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1-9-23 18:44:03

珍藏在月饼里的记忆(散文)_张双九


前几天,远在深圳的女儿给老伴打来电话,问今年的中秋月饼还给我们寄不寄?她妈妈回答说,现在的日子天天都像过节一样,家里的月饼不少,况且你每年寄来的月饼多少都带点广东的风味,咱这边的人也吃不惯,要不今年就不要花钱买了。我在旁边听见她们的对话,连忙插话说:该寄就寄呀,一年就只有一个中秋节,况且还有她奶奶在,中秋节她们无法回来团圆,奶奶看到她寄来的月饼,就像看到他们一样嘛!女儿在电话那端听到我的插话,连连说,那好,那好,我的月饼一定会在中秋节和你们团圆的。

通完电话后,沿着月饼的话题,勾起了埋藏在记忆深处有关月饼的故事。作为我们这些上世纪六十年代生的人,从童年、少年、青年一路成长过来,大部分人的记忆中都有深深的“饥饿”记忆!那个时候,缺吃少穿很普遍,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几乎所有的家庭一年到头都在为“吃饱”和“穿暖”发愁,如果一家中家庭成员小孩多一点的,还能吃饱肚子,而一家中青壮年成员多一些的,吃饭就成了问题。只有春节的初一到初五,大家才能吃纯粹的白面馍馍,一旦过了“破五”,就得回归正常玉米面或高粱面窝头,那时候,在农村有一句颇为流行的话,什么时候能一年四季吃上白面馍,那就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在那样一个吃饱都是梦想的年代里,每逢过年过节,大家都是用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有限资源来满足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买点肉、干果、点心等之类的奢侈品,用于祭祀祖先、走亲访友,剩余的全家人一起团圆分享。但每一样东西都十分有限,分给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好吃的”都只能瞬间刺激一下枯竭的味蕾,这些好东西只是用来品尝的,绝不可能让家人放开肚子紧饱吃。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说还可以接受,但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对美食的欲望,往往是很难控制的。

记得我八岁那年中秋节前夕,从学校放学回到家门口,看见门前停放着一辆自行车,车的前把挂着一个小布袋,出于好奇,我趴近布袋口往里看了看,猛然,一股香甜的味道刺激了感官,是好吃的!看了看四周无人,便打开布袋一看,呀,月饼!那时候的月饼都是纸包装,外边用纸绳十字形捆绑着。我忍了忍,把布袋原样整理好,进了家门,看见三姑父正在帮奶奶干活,打过招呼,知道是三姑父来送中秋节的节礼。大人们忙着干活,一时半会也完不了,我放下书包,拎着筐子和镰刀,告诉他们我去割猪草了。出门路过三姑父的车子,那股诱人的香甜,又汹涌地冲击着我的味觉!肚子里的馋虫躁动着,嘴里口水四溢,腿是怎么也迈不动了。思想剧烈斗争着,三姑父送我家的月饼已经放在房里的桌子上,这一包月饼肯定没什么用处了!想来想去,理智还是没能战胜欲望,我麻利地打开布袋取出月饼,打开包装,一看里面有几种口味的8块月饼,随便拿出一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瞬间,那块月饼就变成了自己的胃中之物,月饼渣子掉落一地。那一瞬间,我感觉这就是世界最好吃的珍品佳肴!享受完珍品,我后悔了、害怕了,看着月饼包里少了一块,这可咋办?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匆忙清理了作案现场,将剩余的月饼包扎好,便逃之夭夭了!

在外边一直躲到天黑,才蹑手蹑脚地返回家里。不料,一进家门,发现奶奶和妈妈都一脸严肃地看着我,我惴惴不安的表情告诉她们,那个作案的人就是我。妈妈一怒之下便要动手打我,被奶奶奋力拦住。奶奶问我,你怎么偷吃了姑父的月饼?我无言以对,奶奶说: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这是规矩,你正在长身体,以后想吃什么,可以告诉大人,尽管咱们家里穷,但我们会尽力满足你的。我听了奶奶的话,惭愧得低下了头!一场皮肉之苦就此躲过。

后来,每到中秋节,奶奶都会为我们做好多“土法”月饼,就是用豆子、红枣、砂糖、芝麻等原料加工成月饼馅,再用一些白面做皮,把馅包进面皮中,做成自制的月饼,最后在煎鏊上烙制而成。虽然奶奶做的月饼没有买来的月饼精致好吃,但在那样的年代里,却是我们这些孩子永远无法忘记的味道!

渐渐的,我长大了,高中、大学、上班,成家立业,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家乡,我们国家也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经济富裕了,食物也格外丰富,月饼也不再是心目中的奢侈品,但每到中秋节,我都会买上几盒月饼赶回家里,与奶奶和妈妈共同品尝。我也明白了,月饼不仅仅是一种好吃的食品,而且是涵盖了合家团圆与幸福分享的深刻寓意,更是饱含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向往家庭团圆和睦、亲人平安健康、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向往。正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颂月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大词人若天上有知,看今日中国盛世,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我们的足迹已经踏遍月宫,涉足火星,词人所感叹的千里之遥已经不再是距离,飞机、高铁,朝发夕至,不知又会抒发怎样的豪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珍藏在月饼里的记忆(散文)_张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