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林业造林技术“植苗”
运城市造林的传统方法是植苗造林,春季栽树。民国时期,关公故里常平村的韩志宽就创造了丰富的栽树经验。每次栽树,他都亲往山中选购树苗,先以纸条志其方向,然后以水灌之,水渗后掘起,树根多带泥土,包以麦秸,系以绳索,不让树根见日透风,栽在三 尺深一尺宽的土窝中,拥土浇水。
使用这种方法栽树,没有不成活的。常平村南5里中条山内关公祖坟现存的十几棵柏树就是韩志宽栽的,至今郁郁葱葱,高大成荫。
新中国建立后,造林不仅沿袭传统方法,而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地方,各有法度,技术亦在不断更新。
油松
油松是荒山造林树种,多采用植苗方法,也有播种造林的。造林密度以每亩330株,株行距1*2米为宜。造林时间一般是春、夏、秋3次,要求“春季早,夏季巧, 秋季好”,即春季适时偏早,土壤解冻到开始泛浆时最好;
夏季在透雨后,连阴天为宜;
秋季在树木落叶后到封冻之前。整地多采用带状或鱼鱗坑法,深度七、八寸,外高里低, 土绒草净,品字排列。一般选用1〜2年生壮苗,每穴2〜3株。要求做到随起随栽,不伤根,不窝根,埋土填坑,下面踏实,上盖虚土。一般成活率在85%以上。播种造林以春季最好。通常采用穴播,每穴7〜8粒种子,每亩用种子2〜3斤。复土以1.5〜2厘米厚为宜。
侧柏
侧柏是中条山前沿一带造林的主要树种,多用植苗造林,选用1〜2年生大苗,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每亩300〜400株为宜,株行距1*2米或1* 1.5米。栽 植时要求起苗不能断根,要全苗,随起随打泥浆随栽植。树坑要填熟土湿土,上虚下实。
刺槐
刺槐是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栽植于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山坡、荒沟均可,也可平原四旁绿化。主要采用植苗造林。造林密度每亩300株,株行距1*2米。整地可采用窄带梯田、鱼鱗坑等。植苗有截干和带干栽植两种。截干栽植生长快,干形好, 成活率高达95%以上。一般截干高度不超过20公分,栽植不宜过深。秋季栽植要及时封 堆防寒。带干栽植宜在春季进行,在“惊蛰”到“清明”芽苞开放时栽植成活率最高。
杨树
杨树是平原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春秋两季均可栽植。树坑一般50公分见方。公路绿化要挖大坑,栽大苗,树坑0.7〜1米见方,选用2〜3年的大苗。毛白杨等树冠大的苗木,要在栽植前进行修枝ᄆ栽植时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先填阳土,后填阴 土,苗木入土深度比原深度深5〜10公分。栽后要及时浇足水,修整树坑,加强管护。一 般4〜6年即可成椽材。
泡桐
泡桐是运城平原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易繁殖,生长快,用途广。栽植时一般选用兰考、予选一号等优良品种,苗高在3.5米以上,胸径在3.5公分以上,无病虫害,根系完整。树坑1米见方,栽后要及时浇水。泡桐不宜在碱滩和水涝低洼地带栽植, 伏天桐树积水超过7天,就有枯死危险。
枣树
运城枣树资源丰富,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在沟谷、河滩、道旁、堤侧、堰沿、丘陵和平川地带以及房前屋后均可栽植,群众称之为“铁杆庄稼”。枣树栽植春 秋两季都行,一般以春栽为主。春栽在“清明”后开始,不宜过早,秋栽在树木落叶后进 行,不宜过晚。群众流传有“春别早,秋别晚,掌握时机是关键”的说法。树坑深度在30 〜50公分。嫁接苗的栽植,以接口露出地表为宜。复土后踏实,随时围埂浇水,蓄水保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