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1-10-24 11:22:18

安县与安邑,夏县与夏城,前些年是这么说的

20世纪50年代以前,安邑县东一带人们呼县城一般不称“安邑”,而呼作“安县”。

如说“他在安县上学”“我到安县办点事”等。同时,呼夏县城也不称“夏县”,而呼作“夏城”。

如说“他到夏城上会(赶集),买了个猪崽”“夏城的白菜比这里便宜多哩”等。

为什么当地人这样称呼?人们可能想到的是为了从简,但恐怕并非如此,因为这两个地名在典籍中都曾出现过。

称“安邑县”为“安县”见于晋人《太康地记》。

《史记·郑世家》:“唐人是因,服事夏商。”张守节《正义》:“《地记》云:唐氏在大夏之墟,属河东安县。”后世辑校本,将“安县”增改为“安邑县”。笔者认为,这里不是手民(雕版排字工人)弄丢一个“邑”字的脱字之误,而很可能是西晋时期安邑就有“安县”之称。

究其来源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春秋末年晋国国君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尝试推行“以县为邑”,把大夫世袭的采邑逐步变作可由国君直接操控的“县”,从而开启了“郡县制”的探索之门。当时晋国许多邑都可以称“县”,由国君任命“县守”。“县守”虽然也称“县大夫”,但不世袭。在《左传》中,温邑就被赵文子呼作“县”,原邑也称作“县”,甚至连国都绛邑也称作“绛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绛县老人”“绛县师”的典故。“安邑”极可能在此时就有过“安县”的名称。不过,《地记》在这里所说的“安县”,指的是当时司州河东郡治安邑县,所在地即今天的夏县禹王城,不是今天的安邑镇。

称夏县为“夏城”见于隋代大儒王通的《中说》。

《中说·问易篇》:“夏城牧豕者,以牧豕为业。文中子之夏城,薛收、姚义后过之而问途焉,牧者曰:‘从谁欤?’收曰:‘从王先生也。’牧者曰:‘有鸟有鸟,则飞于天;有鱼有鱼,则潜于渊。知遇者盖默默然!’文中子闻之,谓收曰:‘独善可矣。不有言者,谁明道乎?’”

文中子(公元580年~公元617年)设教河汾,不时带弟子在河东各地游学,《中说》中多处有“子在蒲”“子在绛”的记载,故这里“夏城”应是“夏县城”不误。这也说明在隋以前当地就有了“夏城”的说法。

这两个地名能够传衍,应该与历史上“安邑分治”有关。

大家知道,后来的安、夏两县是由汉、晋两代河东郡所在的禹王城那个“安邑县”析置而来的。至于析置的情况古今史地著作表述不尽一致,大体应该是:北魏太武帝神麚元年(公元428年),河东郡由禹王城迁往蒲坂。

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将安邑县一分为二,在今安邑镇置“南安邑县”,而将禹王城的安邑改称“北安邑县”。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安邑县更名“夏县”,并迁至今夏县址。安邑号称“禹都”,更名之所以称作“夏县”而不称“禹县”,也可能和禹王城正式名称是“夏王城”有关。“夏王城”是见载于志书的。

如前所述,“安县”原本是夏王城“安邑”的又称,而夏王城在更名“夏县”之后也有了“夏城”的又称。

“安县”“夏城”同由夏王城发端,而后随着南、北安邑分置,便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保留了下来。

“礼失而求诸野”,这也是地名文化一份珍贵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县与安邑,夏县与夏城,前些年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