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盐池总图》彩绘扇面
运城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的彩绘扇面《河东盐池总图》,详尽地记载了盐池的地理位置、建筑群落和盐政设施,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当时的河东盐池地貌生活。《河东盐池总图》是清代张保华绘制的彩绘扇面作品,全图描绘了清顺治年间,河东盐池全景及其生产工艺。
整幅作品幅阔51厘米,弦高32厘米,作者以水墨淡彩兼工笔写意,描绘了河东盐池全景和四周的山河、城池与村庄。
《河东盐池总图》彩绘扇面,是群众捐赠给博物馆的。
扇面的正上部题“河东盐池总图”6个楷书题额,正中侧偏左题文“岁次丙申之初以应西园大兄先生哂嘱 张保华涂”。
扇面为绢质面料,扇柄为雕花楠木,16支扇骨穿缀其中。
相较于明代的《河东盐池之图》碑刻,《河东盐池总图》的描绘更为全面,几乎囊括了今运城地区的所有名胜古迹。
它东接夏县,西达永济,扇面左下侧绘进了闻喜县城,右下侧绘进了猗氏县城和荣河县城(今分属临猗县和万荣县)。
从扇面的右上侧起,中条山山峰崔嵬逶迤,画面中的雷首山、天柱峰、王官峪、五老峰、瑶台顶等风景名胜从西向东一字排开,山下的蒲州府和常平关帝庙、三郎庙、柏塔寺等隐藏在山峰的坡谷之间。
画面的中央部分是河东盐池全图,周围72条护池埝、滩埝每一条都清晰可辨。除了秀丽壮阔的风景,扇面上盐池中央还详细记录了当时盐池边“垦畦浇晒”的潞盐工艺。
“垦畦浇晒法”又称“五步产盐法”,是自古以来河东盐池特有的产盐制法。由于自然结晶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含有大量杂质,经过历代的生产实践,“垦畦浇晒法”在隋唐的盐业开采中开始出现。
这种制盐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力垦地为畦,修建结晶池,将卤水灌入结晶池内,进行人工晒制。通过人工晒制,在制盐的过程中,咸水与淡水相调配,从而提高了产盐的质量,成盐速度也随之提升。垦畦浇晒制盐法的形成,标志着运城盐业史上的重大变革。
这种制盐的技艺,主要是口传心授和典型的以师带徒的方式来传承,再加上这种传统生产需要露天作业,异常辛苦,很多年轻人不愿再学习和继承,所以这种手工技艺难以保护、传承,现今只有少数老工人掌握。
而《河东盐池总图》就绘制了“刺盐”“刮盐”“上堆”“担盐”“上料”“平畦”“丢水”的潞盐生产工艺图,每幅小图3厘米×4厘米,详细记录了当时“垦畦浇晒法”的潞盐工艺。如今,“五步产盐法”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扇面上,生产工艺图与“产盐之母”黑水河之间的空白处,还有一些正楷小字:“滩势北高南下,南有长堤堰,堰外生芦不种盐……东西各以脚道为界,极北高阜处为庵厦料台,近中禁门者为卧云岗,上有池神庙等景皆在焉。”这些文字记载,精炼地概括了盐池禁墙以内的地势情况。
《河东盐池总图》还详细记载了河东盐池北部防水屏障的“姚暹渠”。“姚暹渠”又名“永丰渠”,北魏正始二年都水校尉元清所开,隋大业间都水监姚暹为根治池北水患,在原渠基础上重新开凿加固后,其名改为姚暹渠。
整个水道全长两万三千七百零七丈八尺(《河东盐法备览》渠堰篇),东起夏县王峪口,引史家峪诸水合流而东,自东向北,又合巫咸谷水折而西流,先后经夏县进入运城,在永济普救寺旁折弯西行。
整个扇面图中还标出了池南赵家湾堰、常平堰,池东的白家堰、东禁堰,池西的硝池堰、七郎堰和池北的长乐堰等许多池堰的详细位置,这些都是其他史料记载中所没有的。
《河东盐池总图》的作者张保华,于史册无考,尽管如此,他创作的这幅写实画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王小溪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两次占领运城,彻底摧毁了明代遗留的产盐制度。
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实行“畦归商种”政策,设运使一人,运同一人,副使一人,并设中、东、西大使三人,辖中、东、西场,东阡铺和南岸五处,清政府坐收畦课(税)。扇面的景象,正是对这一历史情况的描写。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底张村任日用、曹文山掘堤泄洪,造成产盐之母“黑河”被毁,由此潞盐生产被迫停止10余年。而在《河东盐池总图》中,“黑河”尚在,图中的机构设置符合清代早期设置。所以,根据扇面的内容和丙申年号来推算,这幅图应作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
《河东盐池总图》十分珍贵,它的精细程度,堪比现在的卫星地图,详细刻画了盐池的地理位置、重要地理环境、建筑群落、盐政设施,而且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写意逼真,表现出很高的绘图水平;
描绘了盐池的自然景观,山色苍茫,林木葱茏,芦草繁茂,水波荡漾,秀丽壮观;
历史地展示了盐池潞盐生产的真实场景,形象地记录了盐丁捞采的史实。
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画面浑然一体。虽然作者张保华在史料中并没有记载,但他创作的《河东盐池总图》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一件十分有艺术价值的艺术珍品。
薛丽娟吉梦琳/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