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晋县衙_我国现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
临晋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其整体布局严格按照“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宅、狱居西南”的传统规制营建,从大门走进,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堂、二堂、三堂,东西两侧配有廊房。
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衙内建筑屡毁屡建,但始终都维持这一基本格局。
2001年6月25日,临晋县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官箴言:“公生明廉生威”以自戒
走进县衙大门,脚下长长的甬道便是县衙的中轴线,经过戒石坊延伸至县衙大堂。
甬道两侧的附属建筑夹道而立,西侧为保留下来的旧时监狱,门牌上写着“临晋狱”。
据临晋县衙保护员范龙介绍,临晋监狱自元代县衙始建时期就有,只是后来经过多次修葺,现存建筑为民国风格。
“监狱是一个国家的特殊标志物,既是社会稳定的表征,又是文明的标志。”范龙说,“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关押犯人的牢房越来越人性化。一个国家、社会对他们的态度,反映了当时的文明程度。”这里还有一座狱神庙,供奉着“上古四圣”之一、被尊为“中国司法始祖”的皋陶,像旁有一副联“善来此处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寓意深刻。
甬道东侧据说曾建有寅宾馆,用以招待宾客。有记载,清朝时期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西巡时,途经临晋县,曾下榻在县衙署的寅宾馆,知县精心供奉餐饭。慈禧当时对临晋的江石榴和酱玉瓜大加赞赏。此后,临晋特产驰名山陕。
沿着甬道往前走,眼前有一座三门四柱的石牌坊——戒石坊,这是古代官府衙门的“标配”。
石牌坊正面镌刻着“公生明”三个大字,意思是:为官公正,才能使政治清明;背面镌刻着“廉生威”三个大字,意思是:为官清廉,才能在百姓中树立威信。合起来就是一则著名的官箴。在明清时期,每逢新知县上任,都要带领衙门属员到戒石坊行“拜牌”之礼,这是古代官场教育的一项固定仪式。
行政管理:实行蒙汉并行“双轨制”
穿过戒石坊,便是县衙大堂了,它是县衙整个建筑群中最高大的一处。
大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顶为单檐悬山顶,大殿屋顶挺立在正脊两端的传说是龙的第九子——鸱吻,因其生性喜欢吞火,人们常把它作为大殿正脊两端的吞脊兽,取灭火消灾之意。垂脊上的叫嘲风,传说中龙的第三子,生平喜欢在险要的地方东张西望,所以被安放在大殿垂脊两端,象征着吉祥,有消除灾祸的含义。
大堂檐下柱子前端的斗拱美观大方,正中的一组最为漂亮。据说,这构造被称为“琴面假昂”。琴面是因为弯曲的部分像弹琴的琴面;而假昂是因为斗拱起初主要起承重作用,唐宋时最为盛行,而随着朝代的更迭,建筑风格不断变化,斗拱装饰的作用大于承重作用,所以叫假昂。
堂内的檐柱都十分粗大,尤其当心间的两根柱比其他几根还要粗大,要两个人才能合抱。“这叫‘抱柱造’。传说,因为这座县衙是元代成宗皇帝的叔父任知县时所建,所以当时这两根柱子是龙柱,柱子一周盘着龙。下一任知县上任,他不敢用龙柱,只好用8根方木包住了龙柱。”范龙说。
民间相传,成宗皇帝的叔父因经常谏言,惹恼了侄儿,从皇城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河东临晋,当了一个小小的知县。起初,他还心情郁闷、愤愤不平,来到临晋之后,看到这里山川秀美、百姓勤劳,所以很快就安心下来,并设法筑城墙、修寺庙、扩街道、建门店,使临晋小城面貌大为改观。尤其是修建的县衙,十分宏伟。
大堂所用柱子均由原始树干放置而成,不刨不旋,顺其自然,很有蒙古族豪爽的风格。而且整个建筑采用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榫卯结构作为我国的古建特色,能起到减震的作用。所以,临晋县衙大堂历经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经受地震、洪水和大火焚烧,罹难重重,至今仍安然无恙。
1954年,临晋县与猗氏县合并成临猗县,城址迁至今临猗县城,衙署为县党校所驻, 大堂用作礼堂。
“与现存的其他县衙不同,临晋县衙的大堂公案后放着两把椅子。这是因为元代在行政管理上实行蒙汉并行的‘双轨制’。县级政府设达鲁花赤、县尹两名主官,一起问事理政,并连署文案。”范龙介绍,达鲁花赤的蒙语意思是镇守者、掌印者,又称监县,相当于今天的县委书记,一般由蒙古人担任。县尹掌管一县的庶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长,一般由汉人担任。
办案原则:“退而思过”“三省吾身”
大堂后保留的二堂、三堂均为清代建筑。知县除了每天上午在大堂升堂处理公事外,其余时间都在二堂办公,在这里调解处理一般案件或审理一些涉及机密或隐私的案件。
二堂正中悬挂的匾额“退思堂”,取“退而思过”之意,提醒知县事后要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有没有需要补正的地方。
二堂两侧现作为展厅,展示部分临晋县令的廉洁事迹。临晋县衙历经四朝,曾有206位县令在此执政办公。他们均奉朝廷之命,来自全国各地,背井离乡,易地为官。明代御史大夫何东序就曾在送别卸任的临晋县张主簿时赠言:“人间仕官几千里,堂上亲闱别两重。须念鹏飞从此始,方今路险善求容。”
三堂是知县接待上级官员,并与县丞、主簿及地方绅士商议政事的地方,也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三堂名曰“三省堂”,取意“三省吾身”,告诫知县每日要从多个方面反思自己的行为。
三堂有一独特之处,是室内发现了采暖的“地炕”。当年修复县衙,人们施工中发现地下有被烟熏黑的大型方砖,方砖下面是一条一条的火道,布满整个三堂和东西耳房,形成纵横交叉网络式的火道群。同时在室外堂前廊檐墙下,发现有烧火坑,坑内砌灶,灶里有内口直通室内地下火道。这样灶内烧起火,烟火便可顺着地下火道温暖整个三堂。专家从烟灰厚积3厘米证实,此“地炕”建于明代,设计精巧,与如今人们冬季使用的“地暖”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在国内现存衙署中尚属首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三堂屋后是知县生活起居的内宅,是一个三面墙围起来的密闭空间。据讲解员孙晓蕾介绍,这围墙叫护衙墙,可防止土匪作乱,保护衙署的安全。明清两朝有段时间不许县官携带家眷,故内宅多为县令一人居住,但设有客房,供亲属探望或同窗、好友来访时留宿之用。
曾有无数名知县,背井离乡,在这里度过无数日夜。岁月的车轮走过,留下的唯有这座闪耀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之光的历史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历史的活化石。一座古建筑,可以传递给我们丰富的历史信息。临晋县衙历经700年沧桑风雨,依然巍然傲立,透露出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漫步在古县衙,感触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瓦砾,不仅是寻觅历史的踪迹,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薛丽娟吉梦琳/图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