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运城)池盐博物馆4个看点,必看!
池盐博物馆看点1:“垦畦浇晒 引卤制盐”的艺术场景“垦畦浇晒 引卤制盐”就是运用人工垦地为畦,将卤水引入其内,利用日光、风力蒸发,晒制成盐。运城盐池的产盐工艺领先世界上其他国家1000多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运城盐池的垦畦浇晒产盐工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活化石。
“垦畦浇晒法”初萌于春秋战国,定型于盛唐时期,在世界制盐史上首开先例,是运城盐池盐业生产工艺改革的里程碑,也直接影响了后世海盐的制盐工艺。这种制盐工艺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传承,一直沿用至今。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池盐博物馆看点2:唐行销区域图
该图展示了唐代河东盐售卖到22个州(府),行销区域之广,在当时没有一种盐可以与之相比。
唐代黄河边的蒲津渡,是当时池盐外运的重要渡口之一,为此唐王朝开元十二年举全国之力在这里修建了当时最大的桥梁工程,牵拉桥的铁牛、铁人、铁山和七星铁柱等,所用铸铁耗去了当时全国年产铁量的五分之四(800吨),足见当时朝廷对河东盐池的重视。
池盐博物馆看点3:清扇面《河东盐池总图》
扇面为绢质,幅阔51厘米,弦高32厘米。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珍贵的文物。它详细记载了这一时期运城河东池盐生产地的全景及周围的地理情况。特别是图中有关池盐生产工艺及各大小盐池、大小堰的详细位置,部分弥补了史书中的遗缺,为池盐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康熙二十七年(1688)后,运司另外陆续招来商人,专门负责食盐运销,使之成为专职的运商。
池盐博物馆看点4:“盐化时代”高歌勇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盐化工业持续发展,令延续数千年的盐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其历史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无机盐化工生产阶段,二是日用化工生产阶段,三是依托盐池旅游开发阶段。
千百年来,不论是产盐还是铲硝,一直都是人拉肩挑,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力成本的持续上涨,螺旋式收硝机应运而生,这项发明极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为恶劣天气抢收创造了条件。
不仅如此,镶嵌在河东大地的盐池展现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企业和公众优化盐池生态的成效。盐池区域内分布有各种鸟类14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鹳、白尾长雕、遗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灰鹤等14种,常上“热搜”的火烈鸟自2014年定居盐池以来,已从2只繁衍到8只。
运城盐池不仅诉说着古老的历史余音,也在新时代谱写出新的生态长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