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城镇储蓄(1949-1990)——运城财政金融志
新中国建立初期,干部职工实行供给制,市民收入微薄,一般人均储蓄5-8元。1949年储蓄余额3100元。三年恢复时期后,国民收入渐增。
1952年储蓄余额51万元,人均13元。
“一五”时期,国民经济有了发展,干部职工改为薪金制。
1954年, 储蓄余额增到126.6万元,人均30元。“二五”前期,储蓄发展较快,后期因三年自然灾 害,城镇储蓄有所下降,1962年底,储蓄余额下降到96.3万元。
1963年后,随着国民经 济的恢复发展,到1%,5年,储蓄余额又上升为177.8万元,人均46元。
1970年运城行署建立后,城镇人口猛增,到1976年底,储蓄余额为654万元,人均110元。
1978年后,曾10次调高利率,增设储蓄网点,储蓄余额大幅度上升,1985年为5569万元,人均648 元,1988年达17447万元,人均1748元。
1989年,城镇储蓄余额为21569万元。
1990年城镇储蓄达30230万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