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于3月22日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可以说,三个“新”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亚洲国家通过创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强烈愿望。 根据本届博鳌论坛发布的报告,在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亚洲贸易、投资和金融出现结构性变化,表现为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出现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在消退。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形势同样不容乐观。2016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将明显放缓,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显著,外需萎缩贸易形势严峻,金融市场脆弱性突出等特征。要减少经济脆弱性、真正获得“新活力”,制度层面的革新必不可少。在参加本届博鳌论坛的东亚国家领导人之中,不少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即只有不断深化区域一体化,各国才能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更稳健的经济增长。就实际行动而言,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也的确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此次博鳌论坛期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的召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事实上,在过去的20年间,东亚经济“韧性”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回望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东亚区域一体化远落后于北美与欧盟。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东亚各国意识到IMF等区域外国际组织的有限作用、以及本地区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这成为东亚区域合作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此后,东亚经济一体化沿着“10 1”、“10 3”、东亚峰会、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等多条路径同时开展。东亚区域合作的成果在2008年次贷危机不断升级时得到初步体现,东亚各国经济的脆弱性明显降低。当美欧经济受到冲击时,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仍保持了难得的经济活力。同时,与欧盟的重重困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东亚地区区域一体化机制得到了不断发展。2009年,温家宝在博鳌论坛上宣布成立总规模达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2010年,该基金正式开始运作。同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合作的成果也对区域外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继2005年东盟10国和中、日、韩、印、澳、新6国领导人在吉隆坡举行首届东亚峰会后,2011年,美国和俄罗斯也成为该峰会成员国,这标志着“10 8”机制运作的开始。 尽管成绩斐然,但必须看到的是,东亚经济一体化仍面临着多重挑战,这首先体现在东亚市场仍不是一个内需主导的市场、对欧美市场仍存在较高程度的依赖上。这一贸易结构在短时间内仍无法扭转,此次博鳌论坛公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报告》就指出,亚洲内部的贸易依存度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而进一步强化以上这一不利经济结构的是诸多政治因素。第一,东亚经济一体化仍缺乏有力的合作轴心。学界的一个普遍观点是,中日韩三方合作具有类似于法德在欧洲一体化中起到的主导作用,而中日、韩日政治关系发展的滞后,以及三国对区域合作主导权的竞争,将掣肘东亚一体化进程。 第二,以美国为代表的区域外大国仍对潜在的东亚共同体充满戒备,并对东亚合作采取了具有离心作用的政策措施。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主导建立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目前,文莱、日本、新加坡、越南已正式签署了TPP,该协定对成员国的严格约束很可能导致原材料进口市场、产品生产地向区域外转移。亚太合作与东亚合作的竞争,可能会进一步造成东亚地区贸易依存度的降低。最后,东盟国家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的心态十分明显。邀请区域外大国参与地区事务,已经成为东盟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维护自身主导地位的重要手段,这也决定了东盟不愿在推动东亚一体化问题上倾注更多资源。 能否消减以上政治障碍直接关系着东亚国家是否能克服经济结构上的先天不足、进一步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东亚经济是个有机的整体,历史反复证明,危难关头最有可能伸出援手的还是利益深度交织的、搬不走的邻居。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加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可谓正当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