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品牌中华行”品牌传播,有望捅破一些晋商品牌的“牛皮灯笼”。 去年我们到平遥县调研,一老者说,晋商品牌质量好有名望,在外面形象却模里模糊,成了“牛皮灯笼——里面清楚外面模糊”。老者的比喻形象真切,切中了晋商一些品牌的要害。 山西多数好产品没有塑造出好品牌,有的窝在锅里,卖不出品牌溢价;有的即使有品牌,其外在形象仍然模模糊糊。即使省里开始狠抓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也需要加大力度,塑成全国的强势品牌,形成品牌规模经济。山西陈醋一年销售收入15亿左右,而南方一家调味品企业年销售达70多亿,老干妈辣酱,一家的年销售就达33亿元。 之所以会出现“牛皮灯笼”现象,主要是“品牌亚健康”在作怪。一是把制造产品等同于塑造品牌,二是把卖好产品等同于卖品牌,三是把卖物质享受等同于卖文化享受。 产品是制造出来的,品牌是塑造和销售出来的;产品是卖廉价的物质消费享受,品牌是卖文化附加值的文化消费享受。“品牌亚健康”出现,源于一些企业家的错误认识。他们认为,媒体只是传播信息,并不创造价值,认为传播是“白烧钱”,坚持“好酒不怕巷子深”。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功能已从单纯的信息传播,转变为既传播信息又形成价值经营,就是说,媒体艺术性和创意性传播和塑造品牌,可对品牌产品增加附加值,形成品牌溢价。 万物皆传播,不传播等于不存在。互联网下,“快鱼吃慢鱼”成为常态,传播的价值经营效果凸显,同等质量条件下,谁传播得越快,谁就销售得就越多。
□赵加积 吴修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