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浓的年味,用供给侧改革酿出来 陈永年 大年初一,市区墨香书海图书馆,一位母亲在给孩子读故事书。记者 陈永年 摄 城里上班的,过了初六开始工作,这年就算过完了。而在农村,只要没过正月十五那都还是过年。不管年是长还是短,过年最能引起共鸣的话题就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 年味是种什么味儿,为啥就越过越没意思了,怎样才能有意思?整个春节假期,记者都在思考。 年味变淡,淡的是什么 年味,是一个人们常说、但都难以精确表述的词。以一个中年人的生活阅历,记忆中最大的年味大概就是物质的改善吧。大鱼大肉,各种零食,新衣新袜,水果麻花……这些平日里不舍得吃的用的穿的东西,都借着过年的名头被集中购置,毕竟好过难过都得过年嘛。短期内集中、强烈的满足感所带来的冲击力,在许多人记忆中刻下了最浓的年味。 这种浓浓的年味背后,是物资匮乏的时代印迹。如今,我们的物资供应日益丰富,甚至会在某些局部过剩,“年”这个特殊的民俗所蕴含的满足、犒赏功能,早已被分摊到一年365天中了。不是年味淡了、过年没意思了,是我们平常的日子更有意思了。 在老辈人的印象中,仪式与礼节也是年味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以前过年时,一大家族人约定时间地点,集体拜年,在讲究甚至繁琐的仪式中,彰显人们的辈份,传承家族的传统。如今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社会变化强度,是以往数辈人甚至数十辈人加起来的总和,“不是我们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社群文化、人际关系等等的撕裂重组,在摧毁旧有仪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消弱了年的隆重与肃穆。 既有的需求得到满足,新的需求还没有创造出来;旧有的仪式已被摧毁,新的仪式尚未建立——年味怎样变淡的?过年怎样变得没意思的?就是这样! 年味要浓,应该怎样浓 想让年味浓起来,应该怎样办? 经济学上讲,最好的产品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引导消费者的需求,甚至能够帮消费者创造出新的需求。以苹果手机为例,其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帮助消费者创造出一种新的需求。 同样,当年味的满足功能日益弱化的现在,要让年味浓起来,是不是可以引导、创造出消费者新的年味需求呢? 就像目前我们改革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转变一样,我们浓郁年味的所有努力,也应该向从供给侧进行发力——丰富供给,引导、强化人们尚未意识到的过年需求,甚至开创、凝固出新的需求。 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产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记者的一位朋友,大年初三在家无事,便开车带着一家子来到水峪口,离景区大门还很远的时候就被排队等候的车流“吓”折回了头。李家大院景区初一初二搞活动,车辆甚至排队排到了高速路收费站。如此的供给,能培养出以旅游、文化等为核心的新年味吗? 年味变新,新在什么上 大年初一那天,记者在市区墨香书海图书馆发现,读书借书的人依然不少。一位带着儿子来读书的徐性市民讲,他平常工作忙,几乎没时间陪孩子,过年了,就带着孩子来读书,安安静静地坐在边上看着孩子,感觉挺好的。据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春节期间坚持开放,每天前去借书阅读的与往常差不多。 看着孩子们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在父母的陪同下愉快地阅读,你敢说,这种印迹不会沉淀成他们年味记忆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对新年味的需求并不是没有,只是被精神产品的供给忽视或者抑制了而已。 今年春节,记者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族中一位长辈所讲的家族故事,自己这一族从哪儿迁来啊,什么时候还有祠堂啊,以前过年怎样集体祭祀啊,其间有些什么逸事甚至神话故事啊…… 过年过的是团圆,团圆求的是归属感,这个归属感的背后,就是代代传承的根。你以为数千万人东南西北大迁移只是为了吃顿饭见个面么,那是生命个体冥冥之中对自己从哪儿来的渴求与追问啊! 那位长辈讲,他现在最想做的是把族中的家谱修一下,再通过合适的仪式,让族中每个人都能在生命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旧仪式被淘汰,错在“旧”而非“仪式”。我们要完善生命的痕迹,还是讲家风家传,都需要一定的仪式作为载体,这也是人们现在所需要的。借此,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新的适应时代发展和民众需求的仪式,强化春节认根归宗的味道,这终将会成为新年味的重要组织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