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盐湖区上郭乡上段村17岁的张栋才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报名参军,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坦克二师高炮营3连4班。
据张栋才老人回忆,新兵在辽宁强化集训一个半月后,进入黑龙江赶修飞机场。任务完成后开赴丹东,战士们洗脸、刷牙就在鸭绿江边,一个星期后赴朝作战。
当时,朝鲜战场形势依然严峻。美军倚仗先进设备和空中优势,经常盯着志愿军运送大炮、弹药、粮食等物资的火车狂轰滥炸,气焰十分嚣张。
张栋才所在的高炮营下辖3个高炮连、一个高射机枪连,主要任务是“专打美机”,保护桥梁、仓库和运输线。
该部队配备的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苏制高射机关炮,一梭子能连发5枚炮弹,一个班配一门炮,设有指挥台,一炮手、二炮手分别负责掌握方向和高度,三炮手调整距离,其余战士担任弹药手等综合服务工作。
高炮射击有效射程达4千米,敌机一旦进入射程,一般很难逃掉。美机飞行员一听高射炮响,常常掉头就跑。在朝期间,高炮营击落、击伤敌机186架,立下赫赫战功。
“打败美国王牌部队,大长中国人民志气,战友们都感到扬眉吐气,常常以水代酒,举杯祝贺。”忆及往事,张栋才老人一腔豪情,溢于言表。
高炮部队虽在后方作战,险情仍然时有发生。张栋才出国第二天,就上了炮位,担任三炮手。有一次,敌机俯冲扫射时一颗子弹从其脚尖擦过,他差点负伤!
张栋才老人说,还有一次,敌机炸中弹药库,3连2班班长冲进仓库,抢出两箱炮弹,头被炸伤。二炮手在腿部负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连射20发炮弹,保护了桥梁和运输线畅通无阻,荣立二等功。
张栋才所在的高炮3连,由于战功卓著,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嘉奖。停战后,高炮营奉调回国,驻防江苏徐州。张栋才工作踏实,勤奋敬业,于1955年光荣入党。 1957年,服役整整5年的张栋才转业到临汾动力机械厂,后调临汾钢铁厂,在运输队担任班长,管理着30多人。
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参过军、赴过朝,既是党员、又是班(组)级业务骨干的张栋才决定回乡。他的想法,得到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于是,他主动写了申请报告,经上级批准,返乡务农。朋友们说他从农村出来,参军打仗,转业工作,整整10年,又回农村,亏大了!他也不多解释,只是一笑了之。
回村后,张栋才先后担任生产队出纳、保管、政治队长、生产队长。他处事公道,严于律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张栋才的父亲张文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段村最早入党的,先后担任村农会主席、副支书等职,并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中,带头捐献3石小麦,受到县、地、省的表彰。张栋才的妻子丁玉兰、三弟张万才、弟媳董玉萍,也都追求进步,先后入党。他们这一家人,热爱集体,甘于奉献,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
一直以来,张栋才坚守信念,不改初心,豁达乐观,积极向上,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工作,时时处处起到了一个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年过八旬的张栋才和妻子丁玉兰及儿子张景江,为村里的抗疫工作助力加油,得到乡亲们由衷赞誉。 村里人说,他60多年前报名参军,保家卫国,成了“最可爱的人”;60多年后,老当益壮,热心公益,处处带头,成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