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要求,做实做细部门预算,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10月上旬,市财政局在安排部门预算方案编制工作时,突出强调了要不断巩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成果。9月下旬,市民服务中心率先通过市“物有所值评价”专家组论证,成为我市首个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价的PPP项目,对我市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近段时间,在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的热潮中,市财政部门紧密结合实际,持续推进创新改革,为依法理财、改善民生增添了新动力。运城是人口大市、财政小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开源节流惠民生”这个根本任务,积极创新、勇于改革,在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栽好“摇钱树”——创新投融资机制,让生财更有道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增收困难的严峻形势,面对“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繁重任务,面对保障重点项目资金及时到位的迫切需求,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提出了“资金变基金、拨款变周转、无偿变有偿”的“生财”思路。一时间,基金融资、项目融资、担保融资高潮迭起,振奋人心。——基金融资,利用产业引导基金与其他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各类子基金,支持经济发展。4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家创投机构、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上市及拟挂牌企业齐聚运城,共同见证我市产业引导基金的正式成立。市财政将在5年内投资10亿元,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近百亿元,重点支持工业集群、农业产业板块、文化旅游产业等行业产业发展。目前,产业引导基金已成立了两支子基金,分别是市财政投资5000万元、募集资金3亿元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子基金;市财政投资1000万元、募集资金1亿元的农业产业子基金。此外,财政部门正在与“北京弘酬”“深创投”“普惠旅游”等机构洽谈6支子基金的设立事宜。——项目融资,对城建项目分类打包,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项目建设。市财政局已与北京首创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共识,经市政府批准后将设立“运城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PPP投资引导基金”。该基金成立后,有望撬动社会资本100亿余元,重点用于城市水、气、路、绿化、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十三五”期间中心城区71个重点城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已有市民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邑东路(禹都大道—南同蒲铁路)和跨线桥、中银大道北延长线建设工程及地下综合管廊4个项目正在推进PPP工作。市民服务中心于9月下旬率先通过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管理办公室组织的“物有所值评价”专家论证。——担保融资,加快与民间融资担保机构合作,为中小企业服务。4月1日,市财源担保有限公司与运城市鑫沣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财政资金入股,将“鑫沣”改制成为一家混合所有制融资性担保公司。股改完成后,双方将通过分保再担保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放大担保能力从1:5提高到1:8,由原有的10亿元担保能力增加到16亿元,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为中小企业服务。在融资生财的同时,我市还十分注重“整合”生财、“盘活”生财。——树立“大财政”理念,采取“大整合”方法,对市级财政资金、上下级资金、交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整体效益,避免“撒胡椒面”。2015年,全市整合资金50亿余元,有力地保障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及时清理结余、结转资金。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收回财政沉淀资金4.27亿元,将其用于教育、城建、道路、农林水等民生重点领域。同时,积极盘活存量债务,将9亿元到期债务向后延期,将5亿余元置换债券由高利率置换为低利率,增加了全市支持发展的可用财力。企业是财源的重要基础。财政部门把“三个一百”中确定的100家重点企业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2015年,市财政局帮助夏县格瑞特酒业、运城凯盛肥业融资1亿余元。同时,我市不断巩固扩大“营改增”成果,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扶持企业发展,筑牢财政增收基础。每月底,市政府都组织财政、国税、地税、经信、统计等部门,召开财政收入分析座谈会,研究分析形势,安排下一步工作,做好开源节流这篇大文章。管好“钱袋子”——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让理财更有方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市人口多、财力小,不仅要生财有道,更要理财有方。在新《预算法》实施的前一年,我市于2014年率先在全省实行了预算编制全口径和预决算信息全公开,首次将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的预算纳入市本级预算编制体系,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全过程监督。今年4月,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市政府在认真总结以往实践、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运城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快建立依法理财、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实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把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统一管理,消除游离于预算外的政府收支。同时,加大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统筹力度,将地方教育附加费、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育林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九项收支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将上级提前告知的教育、基层公检法司、社保等专项转移支付全部纳入预算,提高预算的全面性。——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科学设定定员定额标准,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预算编制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相结合的机制。认真执行《预算法》和人大批准的预算决议,做细、做实预算执行全过程,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调整,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加强财政中长期规划管理。分析预测未来3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和政策,对影响较大的改革、政策和项目进行重点研究,逐步形成部分支出相对稳定,可变动部分重点研究,逐年更新滚动管理的预算编制机制。 (天虹创惠网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