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运城头条 运城商贸 查看内容

蹄疾步稳 亮点纷呈--2015年运城市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2016-2-23 19:17| 发布者: 社区1号| 查看: 179| 评论: 0

摘要: 蹄疾步稳 亮点纷呈——2015年运城市全面深化改革综述■中共运城市委改革办 2015年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之年,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全 ...

蹄疾步稳 亮点纷呈
——2015年运城市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中共运城市委改革办

2015年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之年,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安排部署,结合运城实际,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主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坚持改革推动、培育发展新动力,已成为运城“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
      一、经济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2015年,我市不断深化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改革,聚焦事关发展全局的体制机制和阻碍运城发展的制约因素,抓重点、破难题、求突破,制定出台了一批制度性文件,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创新政府运转机制。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个方案”,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路径,明确了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二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双周”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工作碰头会制度,确定稳增长调结构“三个一百”工作重点,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形成上下联动促发展的氛围。坚持两周一次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不定期召开市政府专题会,研究解决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建立“三位一体”督查机制,严格奖惩问责,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创新财政资金使用分配机制。积极推行财政资金基金化市场管理模式,与金融资本合作,落实产业引导基金,建立健全应急转贷专项资金以及风险补偿基金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重点项目,发挥了财政资金的调节和杠杆作用。
      深化财政预决算管理改革。实行全口径预算,将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市级预算,将4个省级开发区的预决算编制工作纳入市级预算编制体系,将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有效盘活了财政存量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实行预决算信息全公开,对全市预决算和市级政府性债务情况在市政府网站公开,市本级各部门和单位的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部在政府网站或门户网站公开。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整合职能提高审批效率。在市直39个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设立行政审批科,把各部门分散的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室,“一个窗口”受理,限时办结,公开监督。全年全市共受理行政审批4696件,全部办结,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30%。二是依法依规精简审批事项。全市共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5项,其中承接省政府80项,市本级125项,市本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17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三是开展专项整治。着重对行政审批事项核实过程中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清理,对各级各部门整治情况进行了督查,共发现13类103个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强化政银企对接合作,上半年通过政银企洽谈会达成贷款意向1154项867.35亿元;下半年与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接,确定投放56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解决企业债务危机,深入银行和企业,协调银行、小贷公司不起诉,银行不抽贷、不压贷,加快续贷业务办理,先后帮助20余家重点企业化解了债务问题和担保圈风险。组建“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平台”,为市场前景好、经营规范的企业提供服务80多户次,提供周转资金10亿元。大力推进企业股改挂牌上市,永东化工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长荣农科、寰烁科技、宏安翔科技3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大力推进农信社改制农商行,5个县(市、区)农商行已挂牌开业;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万荣、新绛、临猗的村镇银行相继成立。
      加快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成立了运城市区域合作领导组办公室,专门推进《规划》落实和三省四市之间的协调工作;制定出台了十余项制度性文件,使区域合作步入制度化轨道;积极争取我市多项重大事项和项目列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持续深化四市果业、文化旅游等合作,区域内民间合作空前活跃,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举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金融创新与发展专家讲座,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的现代金融意识,提高了运用金融知识促进发展的能力。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税收优惠、财政引导、补助资金重点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政府列出专项资金奖励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累计达60家,位列全省第二。二是深入实施保护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创新意识;政策引导,促进专利技术项目实施和转化,全年有4项专利推广实施项目批准立项;多措并举,提高专利数量和质量,全年新增有效发明专利99件,累计拥有量达519件,位列全省第二位。三是积极推进技术市场建设。启动建设运城市网上技术市场,将全市36个技术贸易机构纳入网上技术市场。截至年末,网上技术市场框架基本建设完成,共发布各行业技术50项。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一方面,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在形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06.8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6.2%;认定家庭农场936家,家庭农场总经营面积8.39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469个。另一方面,稳步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制定出台了《运城市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重点在扩大镇级政府行政管理权限、完善机构设置和管理、加强财政扶持力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实行了排污权交易,全市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全部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健全举报和社会监督制度,通过查处自然保护区内破坏生态行为和环境违法案件,强化对自然保护区实施环境统一监督管理。
      加快重大事项改革步伐。稳慎推进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国资国企改革正有序推进,《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初稿)基本形成,2015年纳入产权制度改革的16户市属国有企业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明确了开发区财政结算事项,界定了4个省级开发区收入征缴范围,完成了开发区范围内7所学校的移交工作,并将公安、质检、工商等7个部门权力下放,独立运行,健全完善了开发区的行政职能。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单位公车改革已落实到位。    
      二、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扎实有效
      民主法制改革专项小组积极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顶层设计,围绕《2014—2020年运城市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科学确定了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有效推进。
      积极承接落实地方立法权。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国内知名法律专家、法学教授、知名律师和司法工作者,建立了市人大常委会法律专家委员会,并依法通过了市人大法制委组成人员名单,为承接落实地方立法权提供了组织保障。2015年11月26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运城等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决定》,我市成为立法法修改后全省首批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设区的市。目前,《关圣文化建筑群保护条例》(草案)已由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进一步完善民主机制建设。围绕基层民主机制建设任务,分类确立牵头单位,认真组织实施。由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牵头的“建立完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坚持定期组织开展“双联”活动,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见面座谈,代表走访联系选民,不断探索完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由市委统战部牵头的“加强政党协商机制建设,完善协商民主机制”,建立了统战部长与民主党派主委月联系活动,传达市委主要会议精神,征求各民主党派意见,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座谈会,征求对市委全委会重要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意见。由市总工会牵头的“健全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修改完善了《运城市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和《2015年全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点》,切实发挥职代会作用。由市民政局牵头的“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出台了《运城市改善村级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村务公开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了农村及社区民主监督机制。
      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职能。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有效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力和职责。一是建章立制不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决定》,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快法治运城建设;通过了《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修订案,促进完善“一府两院”有关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保障和改进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和监督权有效行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程》,为备案审查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围绕重点工作依法履职。通过健全规章制度、调整充实机构、加强督促检查等多项措施,扎实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期监督、加强财政预决算监督等重点工作的落实。三是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依法履职。建立了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定期报告重点工作机制,把推进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三个一百”和“三个方案”落实情况等重点工作,纳入省、市人大代表视察内容,充分发挥人大对中心工作的推动作用。
      市政协组织有关委员,对进一步规范完善视察监督、提案监督、信息监督、评议监督的办法,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和接受人民政协监督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为更好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夯实了基础。
      三、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印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列出了文化体制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采取得力措施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机制。通过推行《加强和改进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实施方案》《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办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机制初步得以建立。制定出台《运城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对记者站、新闻单位、网络安全及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了新闻媒体管理机制。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文化局牵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牵头建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工作组织协调推进机构,并逐步加强对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工作的支持。
      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市委宣传部、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牵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和推进措施。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转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促进了转制的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四、社会体制改革力度加大
      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通过将各项改革任务分解到责任单位,并组织督查小组,逐项督查落实情况,推动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形成社会治安防控网。组建了反恐防暴辅警队伍,建立了公安与武警联勤联动机制,开展叠加式的常态化联勤武装巡逻。二是形成农村和社区防控网。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警”和警务室标准化建设,全市70%以上的村庄、49%的社区实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三是形成单位内部和重点行业防控网。四是强力推进“天眼”工程建设。全市已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8.0042万个,所有行政村实现全覆盖;2015年通过视频监控破获案件1500起,同比提升12%。五是形成与周边地区治安协作网。六是形成信息网络安全防控网。健全网络实名制、责任追究制,完善行业标准,督促网络从业者严格落实手机实名开户实名注册、实名申请IP、实名登录网络等措施,挤压网络犯罪空间。2015年全市刑事案件破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重点部门、重点行业联合接访制度,落实信访终结机制。政法部门坚持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律按程度分类解决,畅通信访渠道,加快审查速度,依法纠错补漏,妥善解决群众诉求,打击缠访、闹访20余起,化解信访矛盾的机制初步形成。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多元化调解工作,建立市级调解中心1个、县级13个、乡级156个;3235个行政村健全完善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了调解室。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县乡村三级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及信息平台全部建成,全市共划分8972个网格,并全部配备了网格长及8000余部智能手机,形成了指挥有力、协调顺畅、运转高效的运行体系。完善公安便民服务在线标准化体系建设,市公安局率先建立了公安机关便民服务在线网络,通过开展网络释法解答、意见征询等业务,加强了市县两级便民服务在线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普通高中一律实行“招生计划公开、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网上统一录取”的阳光招生政策;规范普通高中录取办法,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有效解决了无序竞争、恶性抢生源的问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出台了《运城市人民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通过大力宣传、免试入学、学费零支付等政策措施,推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量大幅增长。实施职业教育与企业深度融合,广泛开展联合办学、校企合作、订单培训和顶岗实习,拓宽了就业渠道。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制定出台《运城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市13个县级公立医院均完成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所有药品均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了新的价格补偿机制,成为全省首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市。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的新型付费方式,实现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与支付方式改革双覆盖,有效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率,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了全市“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改变了大医院一床难求和病人外流的局面。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已联合亚宝药业,投资10.5亿元,启动建设运城市第一医院,截至年底已完成门诊楼、医技楼主体工程建设。
      完善就业创业促进机制。一是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全年下达的69600人的培训任务基本完成。二是搭建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设立星河创业创新基地,打造集创业教育、实训、服务、孵化、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创客空间,在推进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年底,入驻创客团队近百家,创业者超过1000人。三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和就业促进计划。以创业创新基地等为载体,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入驻,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准入、就业服务等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实行统一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歧视就业者并依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五、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稳妥推进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积极承接上级纪委的安排部署,在推进“两个责任”落实、改革完善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工作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一方面科学定责,推动出台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意见(试行)》和《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一方面严格问责,市委、市纪委主要领导分别对案件频发多发地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市纪委对163名党员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进行了严肃问责。改革完善纪检监察派驻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市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市直机关设置市纪委派驻机构的工作方案》。
      积极落实“两个为主”。在落实案件查办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方面,制定出台了《运城市纪委监察局机关重要案件线索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纪检、组织、公安、检察、法院、人大、政协等在查办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犯罪案件中的协作配合。在落实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方面,对照省纪委的实施意见,研究出台了“三个提名考察办法”。
      切实推动市县两级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一是进一步理清议事协调机构。继续对市纪委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调整精简,目前仅保留了7个;督促推进各县(市、区)纪委清理工作,将816个议事协调机构精简至101个。二是进一步推进县级纪委内设机构改革。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突出强化案件查办工作,坚持“机构跟着职责走,人员跟着机构走”,紧紧围绕“三转”,在科学界定职责的前提下,对机构作出全面调整,对人员进行合理配备。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纪委机关已基本完成内设机构改革任务。三是进一步探索县及县以下纪检机构职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问题。确定全市所有乡镇纪委书记不再分管其他业务,专司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同时,实行“乡案县审”、“分片联组”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六、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坚持一手抓顶层设计、一手抓推进落实,研究部署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扎实推动党建制度改革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出台了《运城市市管干部动议酝酿任免议事规则》《运城市加强和改进干部考察工作办法》《运城市日常考核干部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建立近距离观察识别干部台账的意见》《运城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管干部档案查借阅工作的通知》《运城市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图》《关于选拔市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实施方案》等制度规定,加强对干部的了解识别和分析研究,着力规范干部选任程序,提升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水平。扎实开展“三个一批”工作,印发了《关于从严从实深入开展“三个一批”工作的通知》,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推进措施,保证了“三个一批”工作稳妥有序开展。
      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创星晋位”管理,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社会组织、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基层各领域党组织制度建设,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三项工程”,制定配套方案,扎实做好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工作,认真开展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圆满完成“领头雁”培训工作,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印发了《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实施办法》,围绕“三个方案”需要,紧扣“三个一百”实施,优化人才结构,充分发挥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研究起草了《运城市“十三五”人才强市战略引进人才办法》,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来运工作创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第七届拔尖人才和第四批农村实用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共评选出50名拔尖人才和57名农村实用拔尖人才,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论坛精选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