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运城头条 运城商贸 查看内容

元宵佳节逛三晋 红火热闹唱祥和

2016-2-24 01:28| 发布者: 社区1号| 查看: 178| 评论: 0

摘要: 正月十五晚上9时许,省城食品街热闹红火,众多市民赏灯游玩,流连忘返。 本报见习记者胡续光摄 本报2月22日讯 古城墙上挂红灯,身着彩衣顶油灯,铁匠故里打铁花,社区村落秀舞技……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晋大 ...

元宵佳节逛三晋 红火热闹唱祥和

正月十五晚上9时许,省城食品街热闹红火,众多市民赏灯游玩,流连忘返。 本报见习记者胡续光摄

    

    本报2月22日讯 古城墙上挂红灯,身着彩衣顶油灯,铁匠故里打铁花,社区村落秀舞技……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晋大地处处锣鼓喧天、光彩夺目,全省人民看红火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喜庆中欢度佳节。
    早在正月初二,大同古城墙上就点亮花灯,启动了“2016中国·大同古都灯会”,城墙上蜿蜒灯河映亮了夜空,城墙下氛围灯火姹紫嫣红,大同灯会不仅给当地百姓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还吸引了周边省市的大量游客来大同过节。塞外大地回暖迟,但丝毫不影响元宵节的喜庆,右玉传统社火“脑阁”把孩子们装扮一新,在父辈们的肩头翩翩起舞,欢快的乐曲中期盼一年的好光景。锣鼓声中,武乡街头走来一条灯龙,头顶油灯的演员踩着鼓点交错舞动,这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在元宵节里得到尽情演绎。晋城司徒小镇上,千年打铁花社火让这里的夜空亮如白昼绚如繁花,上千打铁花艺人今年元宵节组成了当地有史以来最豪华演出阵容,让游客观赏到了空前的“铁花阵”。在省城各社区村落,居民精心彩排粉墨登场,虽然业余,但一招一式可圈可点,有歌有舞红火热烈。
    这里是传统文艺闹元宵,那里是精品剧目大展演,还有文化广场唱大戏,全省各地元宵节的活动,虽然活动主题有区别,各地花灯有差异,但佳节的欢乐没有区别,元宵的香甜没有差异。

(本报记者)

    分镜头1 朔州:看踢鼓秧歌 观众忘了吃饭

    本报2月22日讯(记者 王晋飞)今天是元宵佳节。朔州市踢鼓秧歌协会的5支秧歌队伍200多名秧歌表演者,在人民公园广场,献上了具有浓郁朔州特色的乡土文化大餐——踢鼓秧歌,与全市人民一起共庆元宵佳节、共享节日欢乐。
    踢鼓秧歌中,走在前面的是踢鼓秧歌的男角,称“踢鼓”,以亮势飞脚为主,踢腿动作紧跟着鼓点,刚劲有力,矫健利索;女角称“拉花”,一手持扇,一手持彩巾,动作灵巧活泼,轻盈细腻,不时和观众逗趣。今天是大场子,“踢鼓”就有16个,阵容强大,气势恢宏,红火热闹,阵式错综复杂。演出的“时迁戏花”和“梅花阵”踢鼓秧歌,男角的舞蹈动作里,加入大小洪拳的套路,使得舞蹈刚劲有力、花而不乱。踢鼓秧歌的演员们在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中,越踢越欢……观众的叫好声也越来越高。
    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朔州市踢鼓秧歌协会会长杜成印不得不让大家一再加演,结果到中午12时,观众们还舍不得放他们走。

    分镜头2 泽州:石淙头村“千人吃大户”

    本报2月22日讯“吃潘家大户喽,开饭了!”在泽州县周村镇石淙头村,随着“家丁”一声大吼,游客纷纷拿起筷子品尝起周村水席。昨日,8000多名游客相聚石淙头村,看故事、观古建、品美食……一起庆祝元宵佳节的来临。
    石淙头村是沁河流域的系列古村落之一,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和山西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该村曾是古时晋城通往河南、晋南、陕西的必经之路和交通要塞。明清时商贾云集,贸易昌盛,设有官家驿站。
    昨日一大早,石淙头村就热闹起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围在村前广场,观看古装迎宾、互动广场舞、武术表演等节目。在欢快的锣鼓伴奏下,石淙头村、李堰村献上了跑旱船和跑驴,瞬间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一位男扮女装的老汉带领着,把跑旱船这一传统“耍乐故事”表演得诙谐幽默,味道纯正。“我小时候就看过这个节目,没想到现在又重新看上了,老乡们的表演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太地道了。”正看表演的晋城市民张女士对节目赞不绝口。
    看完了助兴节目,游客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村里的古建——潘家大院:棋盘院、圐圙院、影壁院、街花院、宫上院等16个完整的院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而且院中有院,院院相通,集生活、防御、读书为一体,功能齐全,是晋东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四合院建筑群。踏在青石板路上,穿行在历史文化名村里,触摸着历经风雨的高墙石阶,一股沧桑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当天的重头戏是“千人吃大户”,数百米长的彩棚下,100张桌子都坐满了游客。隆重的祭祀大典刚结束,游客们立即拿起碗筷。“海带丝,过去的周村水席用的海带以海州(现连云港市)产的海带为上品……”每到一道菜上来之前,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都会细细讲述它的来源,游客们边吃边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村里流传至今的“吃大户”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清朝时,从河南逃荒的灾民曾路过这里,村里的潘姓富商见灾民可怜,在村里开火做饭,让每个灾民吃饱了肚子,使得这些灾民能顺利到达陕西。
    石淙头村元宵节活动将持续到正月十六结束。

(李吉毅 卫晋阳)

    分镜头3 武乡:头顶盏盏油灯 歌舞欢腾真热闹

    老的少的,个个头顶盏盏油灯,随着锣鼓点有节奏地扭动,变换着多种走法,时而如游龙戏珠,时而似蜿蜒蛇行,人声、笑声汇成一片……2月21日(农历正月十四)20时许,在革命老区武乡县太行街、红旗路、迎宾街上,由丰州镇东村村民自发组织的百余人顶灯队伍刚一出现,瞬间点燃了路边观众的过节热情。
    记者看到,表演者身着各类服饰,画上或威武、或狰狞、或诙谐的脸谱,头顶点燃的灯碗,双臂在两侧上下摆动,或手叉腰间双肩摆动,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变换队形。“这里可有不少技巧,跟着我学,慢慢来。”花甲之年的表演者段延寿拉着街边的观众走起十字步,“头和脖子只能左右平移,身体跟着音乐和鼓点扭动,各部位动作要协调一致……”
    “每年的这个时候,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顶起顶灯,我们就有使不完的劲儿。”来自丰州镇东村的表演者段丽萍边扭动身体边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武乡县丰州镇东村和城关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便会早早买来各色纸,剪出种种花样贴在饭碗边缘,制作灯盏,夜幕降临时,纷纷走上街头,在鼓点声中随着鼓点舞动身躯。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他们的乐感和舞感都非常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便会加入到这场盛宴之中,把古老的文化传承下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年仅16岁的段锦炜随着《小军战》《将军令》《紧军战》等鼓点,轻松踩着点子,灵活扭动身子,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表演得淋漓尽致。“我以前只是跟着队伍、随着鼓点自个儿顶顶,今年是第一年正式加入顶灯队伍,感觉挺好的,挺自豪!”说起顶灯,段锦炜满脸喜悦。
    “咚咚”的锣鼓声远远传来,记者扭头望去,县人民广场上闪现出一行醒目的“火苗”,片刻之后,“小火苗”俏皮地跳动着,由一列变成了两列,在交错舞动和前行中越来越亮。走近一看,原来是丰州镇城关村百余人组成的顶灯队伍。鼓点音一落,武乡秧歌声起,顶灯队伍便跟着节奏迅速调整步伐,变换队形,他们快跟快上、快进快退,以十字步、交叉步等步法,将顶灯表演得惟妙惟肖。城关村顶灯队伍负责人介绍,为达到最佳演出效果,今年村委集体买来了各色纸剪出镂空的五谷或家禽图案,待村民们上街表演时将其贴在了饭碗边缘,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
    武乡顶灯,流传于武乡中、东部山区,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历史遗风,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形式自由、粗狂,节奏明快、刚劲,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是武乡县“庆元宵、闹红火、消灾免难图吉祥”的传统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其队形变化有“卷帘洞”“蛇脱皮”“九连环”“大穿堂”等,节奏欢快自由,奔放粗犷,令人称奇。这种以春祈秋报为内容的歌舞相间、列队行进的表演方式,在迎神赛社的礼仪祭祀活动中也多有呈现,其薪尽火传,绵延不绝。所用道具就是日常吃饭用的碗,里面装上沙土,中间插上蜡烛,再把彩色的纸剪出图案粘贴到碗上。表演时,村民们纷纷走上街头,踏着锣鼓点有节奏地翩翩起舞,时而如游龙戏珠,时而似蜿蜒蛇行,以求在新的一年一切顺利。
    顶灯的来源流传民间的说法有两种:一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赵皇帝武乡人石勒为了吓退敌兵,便令手下的军士剃了光头,在面部和后脑勺都勾画出各种神怪脸谱,配合头上五颜六色的灯光,在夜间作战时,令敌人真假难辨。另一种说法是三国战争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在夜观天象后,摆下了七星灯阵,想通过移形换位来保佑蜀国国运隆昌,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广大农民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
    3个多小时的表演,58岁的顶灯爱好者武庆国早已汗流浃背,但表演热情丝毫没有减少。他一边用力甩着红绸一边走着十字步,兴奋地说:“只要大伙儿爱看,我就有使不完的劲儿。”话音未落,武庆国又转身走进了队伍当中。

本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孙媛 连娅琴

    广灵展演丰富多彩

    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广灵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21日,广灵县志愿者协会歌舞团和艺术团在县城剪纸文化广场集结,为百姓献上了欢快歌曲、舞蹈等节目(图1);22日,在广灵县人民广场,晋剧《杨八姐游春》等戏曲节目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观看(图2)。

郭斌 霍飞飞 摄影报道

    ○特写

    肩上扛着娃脑阁耍起来像跳舞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喜欢凑热闹的右玉群众早早涌上街头,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全民狂欢——闹元宵。和过去一样,当地闹元宵的活动中,依然是传统节目唱主角儿,跑旱船、扭秧歌、车车灯等,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民俗节目轮番上演,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个奇特的二人项目——脑阁,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

    上过脑阁的孩子一生吉祥

    “嘿嘿,闹得不赖!”油坊堡村的张文举一边往前挤,一边赞叹,“闹得不赖,挺耐看,很有趣!”
    “看那些小娃娃,打扮得多俊俏啊,看见他(她)们,我都想再要个孩子了!”中年妇女刘燕越看越眼热。
    几个顽童被壮汉们夸张的表演步伐所吸引,紧紧跟在壮汉后面,一步一步模仿走路,引来一片笑声。
    当天在右玉县城街头表演脑阁节目的,是该县右卫镇农民脑阁表演队,最大的队员今年64岁,叫谭根发,表演脑阁30多年。最小的队员,是一名年仅3岁的小女孩,叫萧亚萱,跟着爷爷一起来参加脑阁表演。因为是首次出演,小女孩满是好奇,面对镜头,扭得特别卖力,聪明伶俐的形象着实可爱。
    谭根发说:“我们右卫镇脑阁队年年进城义演,大家爱看,我们也爱演。”
    他忙里偷闲介绍说,脑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脑”是当地方言,意为将物品或人高高地扛起。所谓“阁”就是一个捆绑焊接的结结实实的特制铁架子,演出时,将它固定在一男子身上,或者由二至四名男子一起抬着,这些扛阁的人都被称为“色脚”,按扛阁人数的多少,脑阁又分出几个别称“担阁”“抬阁”“翘阁”。阁上表演者一至三人,清一色的孩子,叫做“色芯”,是表演的核心。
    “色芯”脚踩木制横梁,也被铁架子固定了起来,“色芯”挑选的孩子要求不哭,还要有体重限制,最好是3—9岁,体重合适、长相俊俏的孩子,他们身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扮成各种戏剧人物,再以花草彩绸装饰,如仙子下凡,煞是好看。按照当地民间说法,凡是上过脑阁的孩子,将会一生健康、幸福、平安、吉祥。
    右卫镇振兴、联丰、联兴村是右玉县远近闻名的“脑阁村”,脑阁技艺在当地几乎代代家传,许多村民都是被父亲或是爷爷“脑”在肩膀上度过了童年。今年71岁的朱英老汉,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脑阁传承人,他从小就在父亲肩上表演脑阁。成年后,他担当起了“色脚”的角色,扛着自家儿孙上街表演,几十年间,从未间断。朱英老人见证了右玉脑阁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如今虽已年高,仍然酷爱着这一传统艺术。今年,村里出于对老人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考虑,决定不再让老人出演了,把老人急的,一天三四趟地找表演队队长,争着抢着要上。
    挤在人群里,老汉仍不服气,向记者诉苦说:“我的身体没问题,不让表演我闲着没事,心里闹得慌。”

    力量与舞技的融合

    按照传统,每年的正月十五,右玉县右卫镇、威远镇、杀虎口三地民间艺人都要装起脑阁,穿上戏服,走上大街小巷,秀一把他们的脑阁绝技。
    脑阁传承人谭根发偷偷告诉记者:“这玩意儿一定要有劲儿,特别是腰要有力。表演时,扛架的汉子腰杆要挺直,通过腰、膝、肩膀出力,在唢呐、锣鼓的伴奏下点、颤、摆、走,带动上面的儿童自然地跟着左右扭动。但是,光有力量还不够,表演时,‘色脚’表演者不仅要踩着鼓点走出漂亮的步伐,还要会做扭腰、转身等花哨动作,让上面的小孩子翩翩起舞,二者形成一个整体,才有舞蹈的美感。”
    原来,脑阁是集戏剧、杂技、美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乐器有锣、鼓、笙、唢呐等,锣是总指挥,所有演出动作一律听从锣的击打声。伴奏曲目有《大得胜》《将军令》《出姑子》。服饰是传统戏剧服饰,演出时,上下表演者均要“打脸子”,也就是化妆。题材广泛,有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西游记》《水浒》《三国》《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八仙过海》等,还有表现当地历史、文化、人物的故事。
    舞蹈动作是扭、颤、摆。扭是整个舞蹈动作的基本步伐,要求成人演员扭动时的力点全部用在膝盖以下的小腿上。颤就是上下起伏有点颤劲,这样肩上的孩子就会给人一种轻快、跳跃式的感觉。摆就是要左右摇摆有晃动,这样肩上扛的孩子的两臂才能自然摆动起来。移动队形则有“一字长蛇”“二龙出水”“绕八字”“转圈”“穿花”等。跟着锣点的节奏,脑阁表演队在一名领队的指挥下,大人们扭动着,头上顶着的孩子们也挥动两臂,轻快地舞动起来,整个脑阁队变化着阵形,体现着力量与舞技的高度融合,又给人以飘飘然的美感。
    谭根发说,这就是脑阁的魅力所在。
    脑阁参与人数不等,一般由上下两人配合,有的时候,为确保安全,旁边还有一名带班,也就是陪护,变为三人一组。表演者全是当地爱热闹的庄稼汉,大家每到农闲,就集合起来一起排练、戏耍,表演没有报酬,全当健身娱乐。
    谭根发介绍,全盛的时期,右卫镇脑阁队有32组,64人一起表演,气势宏大,场面壮观。
    说起脑阁,谭根发总有说不完的话:“这是一项很有趣的表演项目。没参与过的人不了解,实际上,小孩子们一旦上去演过一回,就会恋恋不舍。去年,我们邻居的小女孩上去练了一遍,大人就死活再弄不下来了,就要演,你说这好玩不好玩?所以,我希望大人们理解并支持自家孩子学习、参与这项活动,毕竟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令人欣慰的是,为了保存这一传统艺术,近年来,右玉县的一些政府单位开始了对脑阁表演艺术的扶持,给予脑阁传承人和表演者一些物质支持,以确保这一独特的艺术瑰宝不至于在右玉失传。

本报记者 王晋飞 通讯员 辛泰 王日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论坛精选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