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温暖的冬日阳光照耀着盐湖区峨嵋岭上的万亩梨园,使人感觉不到数九天里应有的浓浓寒意。在郭半村殿旗酥梨合作社的梨园里,笔者与合作社理事长郭殿旗以及一群正在为梨树“理发”(冬剪)的合作社社员们畅淡起来。“这么粗的枝条怎么都舍得锯掉呀?”笔者看到一枝锨把粗的梨树枝被瞬间锯下,疑惑地问。郭殿雷伸出手中的锯说:“近几年,我们用这东西最多啦。我们经营梨园的道行,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思维观念变了。过去总想让树多产梨,现在我们想的是产好吃又好看的梨。”“产好梨,就要把树剪得这么重吗?”笔者追问。郭殿雷陈述理由:“要让梨能够果个均匀,光泽好,就要通风透光。对影响通风透光的枝条,不管有多粗都得果断舍弃。”“用锯还算轻的哩。我们还用镢头刨树哩。”一旁的郭广太插言。笔者惊诧:“怎么,不愿再经营梨园了?”看到笔者想歪了,郭广太笑了:“是间伐树哩,一亩梨园株数从60棵至80棵减到40棵至50棵。”“一下子刨这么多的树,你们不心疼?不怕产量掉下来?”笔者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郭殿旗说,“现在不少梨果不好卖,卖不了好价钱,这是一个事实。但你研究一下全国的大市场就会看到,不能武断地说种梨果不行了。是消费者选择了高品质的梨果,使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传统管理模式生产的产品受到了冷遇。高端市场的高品质梨果却是供不应求的!而且价格高出一倍还多,并呈现出一路上升的态势。我们合作社苦口婆心地动员大家对梨树进行间伐,就是要解决通风透光、提升品质的问题,让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前年有十多户梨农对30多亩梨园进行了间伐,去年产量基本没有下跌,品质和售价却高了不少。这下大家都想通了,今年不用多劝说,恐怕会有不少人间伐哩。”“这叫舍不得树,就赚不了大钱。”笔者一句幽默话逗得大家呵呵笑。接着,郭广太也兴致勃勃地说:“我们还有一句话是‘砍头不要紧,只要品种新’。今年,为了使自己的产品与市场高度吻合,有不少人要对一部分小葫芦梨和酥梨进行砍头嫁接,改换成大葫芦梨和玉露香梨。”郭永康还告诉笔者,为了产出好品质的梨,他们在近几年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不用化肥、农药。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农家肥和有机肥用量。离开梨园时,望着梨农们忙碌的身影,笔者不由向他们的“新思维”、新行动投去敬佩的目光。 (天虹创惠网转载于运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