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和企业骨干同台比武,前者年轻、好学、有钻劲,再辅以项目教学法,成绩不俗
返校“回炉”学生显实力
春节刚过,阳煤集团化工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50名学生踏上返京列车,前往首都机场接受专业培训和实操锻炼。这是该中心与有着60年历史的英国SSP集团北京分公司的一次正式合作,将为其定向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 去年,阳煤集团举行了化工产业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军大显威风,49名学生与集团化工系统11家单位近百名企业技术能手,在三个工种同台比武,取得出人意料佳绩,其中张瑶获分析工专业第一,张晓婧、陈泰红分获总控工专业第一、第二。 省化工行办主任张莉萍说,该中心与企业接轨的做法,开了全省中职类院校先河。 张瑶大学毕业后,先去北京打工。一段时间后,她觉得趁着年轻,应该掌握一技之长,于是选择来中心继续学习。她说:“第一次参赛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家人、朋友都高兴。感谢比赛为我提供了展示平台,使我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水平,也看到了差距。今后尽力多学、多练,尽快达到企业优秀职工水准。” 中心集职大、党校、技校、安全培训为一体,主要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技能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中心专职教师、分析工组委会负责人安文平说:“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就是模拟企业对学生进行真实培训,学生像进入企业一样,白班和夜班倒着培训,晚上8点到早上4点,一边听理论课一边动手做实验。化工行业不是朝九晚五的生活,而是要经常倒班,所以学生要有这样的认识,以后到了岗位,即使要求上夜班,也能够精准、平稳的监测数据,不会因为自身作息习惯影响监测结果。”
优秀生变身为“先生”
21岁的学生刘洋,不仅凭着过硬技术勇夺电焊冠军,还以扎实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心首个学生“先生”。刘洋每天带着全班50名同学完成电焊课程,无论理论还是操作,大家都佩服。 阳煤集团高级技师刘文堂十分认可这位年轻人。他说,刘洋的技术已经达到高级工水平。该生悟性好,接受能力强,特别肯吃苦钻研,别人一星期掌握的内容,他3个晚上就能搞定。 刘洋在练习二氧化碳保护焊操作时,手握3斤重的焊枪,上午、下午、晚上各练4小时,超负荷训练使体能几近崩溃,手掌张合已经不听使唤,站在操作台边都能睡着……正是这样刻苦训练,他在技能大赛中收获第一名,现场有许多单位提供优厚待遇要他,他都一一回绝了。 室外电焊房就是在集训期间,刘洋带领6名学生不到一星期建起来的。“全是学生自己动手下料,自己焊接,这些电焊房给了我们锻炼的机会。我们平常都是练两块钢板对接,枯燥、单一,为了迎接这次比武,提升训练难度,我们自己焊接、搭建起室外电焊房,学生很有干劲和成就感。”刘洋说。 刘洋刚来时选的是机械维修专业,电焊属于偶然接触,没想到该专业给了他更广阔的空间。这位平时喜欢看《星球大战》电影的小伙子,说他的偶像是2015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摘得电焊桂冠的曾正超,今后努力带好学生的同时,会积极备战全国大赛,然后挑战世界大赛。
项目教学法一招制胜
在校学生与企业工作接轨,提前进入角色,实行倒班制上课。中心党总支书记高金虎说,我们按照人社部“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合作培养”的要求,不断探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和方法,运用企业项目教学法,取得显著成效。 安文平介绍:“这次参加比赛的都是企业比较有经验的选手,但学生优势在于更加年轻,更加好学,更有干劲,而且一个月来,为比赛做了充分准备。这样的结果,是对我们今年一体化教学、微课等教学模式改革的认可。” 中心严格入学考试和体能测试标准,成为全省职业教育院校中入学条件最高、考试标准最严、放假时间最短的学校之一。为了提高教学培训质量,推行课时工资制改革,将老师的授课数量与授课质量统筹考核,极大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获得全国微课大赛第一名的郭耀华老师,其获奖微课《肥皂》点击率已达10万,讲授特别受欢迎。她说,让学生动手参与,可以把知识点吃透。为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校高薪聘请行业一流专家,集中辅导、解疑释惑,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采取“1 2”教学法,组织全体在校生集中报考成人学历教育大专或本科班,利用周六和空闲时间集中授课,帮助学生破解未来职业发展的障碍。
重点专业打造成品牌
参加比武前的一个月里,学生每天8点上课,白天学实际操作,晚上学理论,没有一人抱怨,都勤奋用功。获得总控工比武第一名的张晓婧说,听到和优秀员工一同竞技时,同学们都很兴奋,这是难得的机会,所以都使出百分百的干劲学习,起早贪黑三班倒也不觉得辛苦,就想努力证明自己。 教师程晓燕为了这次集训,几乎每天熬夜备课,始终在想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因为每个学生情况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好,就让他多背些;有的理解力好,就安排他多动手,通过操作巩固记忆;有的学习能力差,就让他和学习好的同学结对子,让好学生帮一帮。我们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程晓燕说。 中心教师除了身兼筹备者和指导老师身份外,还是裁判员。中心分析工教师安华说:“裁判时明白了企业一线分析员实际工作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操作水平,老师就可以在以后授课时更清楚地告诉学生。同场竞技时,裁判尺度一样。这次比武前20名中,我们有8名学生入围,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拿到这样的成绩,说明这门课教学效果不错。” 谈起今后打算,高金虎说,我们将用3年至5年时间,把化工、焊接、机电一体化3个重点专业做成全省第一、全国一流,支撑、保障集团化工产业跨越发展的同时,走出山西、服务世界。
本报记者 王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