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一大早,新绛县阳王镇北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云飞专业种植合作社董事长杨旭生就带着一大摞项目报告书来到县发改委,就该县中药材产业崛起项目进行审批。杨旭生说:“去冬以来,中药材行情看好,不少村民从中收益,但合作社如何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我认为要在规模效益上作文章,抓质量,创品牌,让市场认可。”杨旭生所在的北池村从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发展中药材,目前已成为辐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中药材专业村。该村4420余亩耕地中,中药材年保有种植面积超过3860亩,年产远志、黄芪、防风、生地等中药材400余吨。同时,由该村收购的各地中药材,也从这里走向市场,年交易量超800吨,成为当地最大的中药材交易集散地。2015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968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收笼“拳头”,在品牌和效益上下功夫尽管北池村发展中药材已有20多年历史,村民也从中获益颇多,不仅增加了收入,绝大部分村民也成了种植中药材的行家里手,村民中还一部分远到陕西及我省晋中一带指导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材、收购中药材。但传统的凭经验管理、碰运气的意识,无形中给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埋下两大隐患:一是粗放管理,单兵作战。不少村民依靠20多年形成的种植习惯,施化肥、喷农药,让产品已不适应如今的市场,而各自为战、小户经营、无规模效益,一旦市场萎缩,村民收益则直线下降。二是粗放经营,产品低端。由于没有加工龙头,产品随刨随卖,产品低端,经营原始,产品副价值无从谈起。面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隐患,从事中药材种植与收购的杨旭生,于2010年12月联合7户村民,共同出资87万元,成立了云飞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杨旭生就定下任务:一要靠有机种植方法,提高药材品质,为社员和村民提供种植科技咨询服务,打造“北池”品牌。二是探索“科研机构+基地”的模式,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为给村民当好示范,2013年,入社的7户村民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有机中药材种植管理办法。当年7户村民主要种植远志、黄芩、柴胡、甘遂等中药材520亩,产量13万公斤,毛收入超过360万余元。这大大激发了村民的热情,2015年该村生产各类中药材150万余公斤,年产值达1850万元。随后,杨旭生趁热打铁,与省农科院汾阳经济作物研究所达成初步意向,规划建设100亩良种培育基地和中药材初加工厂,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眼睛向外,在项目拉动上谋实招“如何把全村松散的中药材种植引向规范化种植的轨道,把分散的中药材加工集中起来实行标准化加工,提高产品和半成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这就要靠项目拉动,通过外力作用,提升产业水平。”杨旭生说。在项目实施上,北池村“两委”在县发改委、农委、开发办的支持下,目前已启动4个项目。一是建设200亩中药材良种示范基地,主要示范实验远志、甘遂、黄芩等中药材改良提纯新品种,为全村及周边中药材种植户提供优良种苗,提高产品品质和销售价格,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合作社已与省农科院达成合作意向,计划今年4月实施。二是建设占地15亩的中药材初加工厂,规划建设加工房、仓库、培训教室、产品展示厅2500平方米,建设晾晒场5000平方米,年设计加工各种中药材半成品30万公斤,年产值1500万元,年纯收入120万元。目前,该项目占地手续已经办结,晾晒场已经建成。三是与大中型中药及饮片加工企业建立供销合作关系。目前,合作社已与葵花药业集团下属的保亿药业、援康集团、山西省峨嵋中药材有限公司、振东药业4个企业达成意向,严格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实施规范化生产,建立“企业 基地 农户”的产业链条,实现合作共赢。四是运用互联网,建立线上线下中药材销售平台。建设占地100亩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仓储、统一销售。同时,招聘大中专毕业生操作电子商务平台,与全国各大中药材专业销售商对接,扩大产品销售面,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实现快捷销售。拓展思路,在产业融合上做文章惊蛰将至,万物复苏。在北池村口附近新北公路东西两侧,去冬种植的300亩芍药和牡丹苗已萌发新芽。杨旭生说:“到五一前后,这里将是一片花的海洋。”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也要走产业融合之路。这是杨旭生系于北池村实际萌生的新认识。北池村地处峨嵋岭下,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每到盛夏,深沟清幽、溪水潺潺,每逢三秋,坡上野菊芬芳、红叶尽染,用于养生、休闲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同时,村里的国保文物稷益庙在县文物局的主持下,投资340万余元得到修缮。去年8月,村里的温泉深井打成,出水温度72摄氏度。这一切都成了不可多得的资源。北池村“两委”以此为契机,以合作社为龙头,积极参与全域旅游,开发中药材保健产品。合作社在县发改委、县农委、县文物旅游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将北池村作为该县农耕文化旅游线路的一部分,目前已编制好招商引资项目书并与振东集团初步对接。预计在今后3年至5年,北池村的中药材产业将呈现一个新的发展态势,为村民进一步增加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