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范珍)春节过后,随着气温回升,我省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期。针对冬前降温早,近期雨雪少对小麦苗情的影响,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组织专家分赴全省小麦主产区,查苗情、测墒情,制订了2016年度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措施。 根据我省冬小麦越冬期苗情和当前气候特点,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专家建议,春季麦田管理措施应前移,因地、因苗、因墒分类管理。旱地小麦强化顶凌耙耱,镇压划锄,抗旱保墒,实现稳壮促长。立春后,随着气温升高,土壤逐渐消融,进入顶凌耙耱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麦田耙耱或中耕锄划,可形成虚土层,不仅可以保墒增温,促进麦苗稳健生长,还可去除枯叶、清除杂草,为后期管理争得主动。水地小麦应将耙耱中耕保墒与科学肥水管理相结合,促根增蘖、增加群体,提高成穗率,实现增穗数、稳粒数、保粒重。对未冬浇的麦田,尤其是玉米秸秆还田麦田,若耕层悬虚应在返青期前浇水,整地及播种质量较好的麦田可在起身前期浇水,塌实土壤;苗情较弱的麦田应配合浇水追施尿素,促进生长,苗情较好麦田可不追肥。对浇灌蒙头水或冬水的一类麦田,主要是做好拔节肥水管理。对冬前已浇水的二类麦田,主要是做好起身期肥水管理。对亩总茎数不足40万已浇冬水的三类麦田,强化返青期管理。同时,要做好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控,为今年冬小麦丰收搭好架子,奠定增产基础。 另外,我省2月至4月上旬气温波动大,大幅降温多发,使得发生早春冻害的风险增加。因此,麦农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遇到大幅降温,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