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劳动模范,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 近年来,稷山县充分发挥广大劳模引领、创新和服务“三大作用”,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劳模“引领作用”。省劳模苏安福,把传承数千年的古老花鼓艺术,发展成现代的稷山高台花鼓艺术,不仅亮相央视春晚,而且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表演节目,并多次走出国门,将稷山优秀民间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成为引领稷山现代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一大品牌。市劳模杨银喜,在外地创业成功后,主动回报家乡,2014年投资5000万余元建设了全省首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基地,实行了标准化建院、亲情化服务、专业化治疗和规范化服务,不仅受到业界普遍好评,而且被授予“全国爱心工程示范基地”、“全国敬老文明号”等称号,成为引领全省敬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充分发挥了劳模在新业态中的引领作用。 ——发挥劳模“创新作用”。国家级劳模杨文水,做事淡泊、宁静、诚实,创新治疗世界顽疾骨髓炎,先后承担10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通过国家级成果鉴定。其中,他独创的中医药治疗骨髓炎新疗法添补了世界医学空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市劳模、山西晋武煤焦公司总经理乔会武,做事笃信、执著、求真,十年探索创新,经历无数次挫折失败,终于研制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型型煤产品,成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科研攻关项目的“领头雁”,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外市场,企业被确定为全市“三个一百”重点企业。 ——发挥劳模“服务作用”。为了发展红枣事业,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改娟,数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红枣种植管理技术,并带领县农科人员充分发挥服务主力军作用,通过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健全服务网络、推广试点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等,有效地促进了红枣产业大发展。截至目前,该县红枣已发展到18万亩,总产量达5000万公斤。其中,示范户优质板枣亩产突破1000公斤,为稷山枣农增收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 截至目前,稷山县拥有全国劳模3名,省级劳模40余名,市级劳模100余名,县级劳模近200名,劳模资源比较丰富。稷山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引导广大劳模发挥“三大作用”,促推一个个劳模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上绽放青春梦想、锻造出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