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北京天蓝水碧,繁花似锦,惠风和畅。 4月22日,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华灯璀璨,庄严肃穆。由山西省纪委、山西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中国伦理学会和运城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齐家治国 传承致远——从裴氏家族看家风家训的当代社会价值”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谈笑有鸿儒,英豪聚满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裴氏后裔杰出代表、国防大学原校长、上将裴怀亮,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关工委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航天英雄、少将景海鹏,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北京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文俊,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中央政研室《学习与研究》总编辑薛宝生等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大家的愿望只有一个,寻求裴氏家族家风家训的当代社会价值,齐家治国,传承致远。 “天下无二裴”——中外人才奇观 汉永建初年,并州刺史、度辽将军裴晔来到闻喜,看到这里有一处依山傍水的空地,头依紫金山,周围9座岭峰峦突兀,山上柏树参天,如九凤朝阳;足蹬董泽湖这一董父豢龙之处,湖中烟波浩渺;整个地势坐西朝东,龙凤呈祥,风云际会。于是,裴晔将全家搬迁于此。他以裴姓为首,以柏树为名,“裴柏村”由此诞生了。谁也没有想到,两千多年来,无数的优秀裴氏子弟从裴柏村走出,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代代传承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卓越功勋。 1953年,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毛泽东问时任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个县出宰相最多?你在山西当‘父母官’,可知道裴度是谁?”没等陶鲁笳回答,毛泽东微笑着告诉他:“中国出宰相最多的就是你治下的闻喜县。裴度是唐朝的宰相,也是闻喜人。裴氏家族千年荣显,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裴氏家族自秦汉魏晋,历六代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千余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茂郁如林,代有伟人。据史册记载仅宰相就有59人,大将军59人,至于在学术或科学及其他领域有成就者,更是不胜枚举。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其辉煌两千多年的史实,给人们提供了一份家族健康发展的标本。 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3条,即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市委书记王宇燕致辞:“该家族之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经久不衰,除了特定的历史因素外,主要是和严格的祖训家规有关。其12条《家训》和10条《家戒》的核心,就是‘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其中,《家训》进行正面引导,是道德高线;《家戒》列出负面清单,是纪律底线,两方面的标准正反结合,并行不悖,共同发挥着训育教化作用。” 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祖庙的门口立有“气众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在牌坊里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3块石碑。 今天,这些耸立在裴柏村裴氏碑馆中的裴氏家谱碑,仍在无声地讲述着裴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辉煌,教育和激励裴氏后人。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几乎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匾额;村子里最好的建筑,就是投资100万余元建起的学校。 风清气正——裴氏家风的运城实践 历史的脉络告诉我们,显贵往往不过三代。然而,裴氏家族给了我们一个截然不同的例证,江山代有才人出。两千年来,裴氏族人传承家风、严守祖训,躬身践行,不仅以此律己,更以此激励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修心正身、积极进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检身正己、修身自省的良好家风,不仅在封建社会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家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从弘扬当代核心价值、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着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角度,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先后组织拍摄了闻喜裴氏《家训润无声,家戒醒后人》等专题片,深入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家规家训在运城”等一系列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积极的影响。2016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赴闻喜县裴柏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近期,我市正在谋划从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入手,在全市深入实施预防F·B“免疫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高抵御F·B侵蚀“免疫力”。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曾贵在座谈会上说,传承优秀家规文化是以德治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坚定文化自信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是涵养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峰说,借鉴裴氏家风世代相传这一文化密码,探究治国理政的新方法、新路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青春,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我们运城人的自觉担当。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固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引领时代发展、造福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我市将坚持古为今用、去芜存菁,不断挖掘裴氏家风家训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用其中蕴含的道德准则、纪律规矩,灌溉党内政治文化、培厚政治生态土壤,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正社风、带民风。 齐家治国——裴氏家风的时代传承 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奥与滋养,蕴含着先人哲思的朴素与厚重,《河东裴氏家训》像一盏不息的明灯,给后人以参悟和温暖,《河东裴氏家戒》似一记醒堂木,警示着后人祛恶扬善。 “家风是中华民族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顾秀莲指出,要把裴氏家风家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好、运用好、创新好。 “家风家训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带着体温带着情感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杜飞进说,做好家风家训的传承创新工作,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具体化。 “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航天英雄景海鹏谈到,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学会勤劳、朴实、坚持、努力,“没有好的家乡文化,没有好的家风,就没有海鹏的今天。作为来自关公故里河东的一员,作为一名国家培养多年的航天员,我将时刻准备,不辱使命,再接再厉,再攀高峰,报效祖国,回报家乡,为祖国、为家乡再立新功。” “家风既是‘私事’,也是‘公事’。”裴氏后裔的杰出代表裴怀亮上将直言,“家风连着民风、社风、政风,家事连着国事、政事、天下事。培育好的家风,一靠自律,二靠他律。” 学术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和论证了裴氏家风家训,站位高远、思想深刻,观点独特、内涵丰富,讲清了裴氏家风文化对政治文化建设及思想的影响,讲清了裴氏家风文化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讲清了裴氏家风文化和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脉传承,帮助我市从理论上对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和修身自重的道德规范有了更深刻、更理性、更全面的认知,也让我市更加坚定了对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注重实践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专家学者们同时提出了不少好意见、好建议,为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家训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了路径和措施,更为汲取家风家训的文化智慧和社会价值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清宪指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高度重视家风家训的历史传承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家风家训的时代精神内涵;强化文化滋养、构建和谐社会,要充分发挥家风家训的教育引导作用。 河东是滋生传统文化的沃土,运城人民在文化自信上有足够的底气,在凸显家规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努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上,也注定会有大的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