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市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部门负责人就“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记者会现场 记者 卫行智 摄 本网讯(记者 陈永年 冯杨婕)2月25日晚,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市发改委、经信委、农委、住建局、商务局、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就下一阶段发展工业、农业、信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点和路径,以及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和我市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等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在回答“十二五”时期,运城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亮点成效时,市发改委主任张玉忠说,在过去的5年里,运城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开通了全国20多条航线;闻喜至垣曲、闻喜至合阳、运城至河津、解州至陌南四条高速路建成,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00公里,出省通道达到9个,居全省之首;大西客专建成,运城到太原、北京的时间大幅缩短,甚至与西安近乎实现“同城化”。“十二五”时期,全市共实施重点项目1300余项,机场新航站楼、大西客专运城段、侯西铁路电气化复线改造、解州至陌南隧道等一大批项目建成;全市建设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1475个,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3%,优质水果产量达到600万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18元,部分县(市、区)富裕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万~3万元;在钢铁、焦化、电解铝、水泥等一批传统支柱产业效益大幅下滑,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全市新型产业加快成长,有效弥补了经济发展的“动力空缺”。全市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是2010年的3.2倍,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7%,已经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主引擎。 针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确定的发展思路、重点和路径,有记者问及我市下一步发展把握的方向,对此,张玉忠回答说,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和市委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三动三新”战略和“三市一中心”的战略目标,这就是运城未来5年发展的根本遵循。首先,运城的发展必须通过开放“借外力”。开放的程度就是发展的力度,开放的广度决定了崛起的速度,这既是我们亟待补齐的“短板”,也是我们必须建立的平台,必须突破的核心。第二,运城的发展必须推动改革“强内功”。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广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搞建设,吸纳了一批战略投资者。今年,中心城市将要启动总投资约118.8亿元的42个建设项目。运城市民期盼已久的打通河东西街、中银北路,建设舜帝街立交桥,以及大剧院、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将会逐步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第三,运城的发展必须狠抓创新“加速度”。我们的发展不能再按部就班,而必须奋起直追,不能再惯用传统模式,而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路径,创新市场需求,创新产业产品,通过创新,厚植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谈到“十三五”规划草案中提出“建设全省新型工业大市”,我市将如何做好工业这篇大文章时,市国资委党委书记、经信委副主任卢天狮说,建设新型工业大市,是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新定位,是全市525万人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期盼,更是经信系统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路径,一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我市冶金、焦化、建材等传统产业,属国家产能过剩行业,必须提质增效、优化升级,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竞争力。二是做优做强新兴产业。运输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带动力强,要加大投入力度,尽快使其成长为新型工业大市的支柱产业。三是着力壮大成长性产业。医药、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要进一步壮大规模、聚焦高端、创建名牌,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驰名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阳光产业。四是大力提升优势产业集群。围绕九大优势产业集群,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龙头带动,强化要素集聚,有效提高全市工业的集中度,实现横向产业配套、纵向产业链延伸,成为全市经济转型跨越的主引擎。五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增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是我市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途径。要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关于“十三五”时期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思路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措施,市农委副主任曹广峰说,紧紧围绕中央、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为总要求,以落实“三动三新”战略部署为抓手,以推进“四化”为路径,积极培育、发展和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建立现代农业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有效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全面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坚持“稳粮保安全、优果增效益、兴牧促循环、延伸加工产业链”的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做优以食用菌、中药材、优质苗木、干果经济林为主的特色产业。注重引进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现代农业服务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主导产业强、特色产业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发展目标。 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把“建设信息运城”作为推进新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对运城未来5年发展的意义,卢天狮表示,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经济发展能否成功转型,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第一,建设信息运城,积极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有助于形成新的投资和经济增长点。第二,建设信息运城,加快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三网融合”、宽带运城示范城市建设,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惠及广大群众、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第三,建设信息运城,加快智慧运城建设,特别是推广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食药等五大基础应用,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营造智慧高效的城市环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政务、企业、公共服务等领域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将使经济社会运作更加高效便捷。 就运城房地产行业现状及化解房地产库存的措施,市住建局局长靳虎刚说,全市商品住房库存面积424.6万平方米。中心城市商品住房库存面积264万平方米,占全市商品住房库存总量的62.2%。库存形成的原因:一是城市扩张过快,房地产市场供应速度快于需求增长速度;二是商品房交易低迷,购房者观望等待氛围浓厚;三是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对购房者的吸引力不足。多措并举化解房地产库存:一是打通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房转换渠道;二是扩大住房有效需求;三是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四是控制房地产开发规模;五是提升住宅品质;六是打造品牌企业;七是加大商品房交易执法力度;八是认真落实市政府出台的《运城市促进商品房交易实施意见》精神和用好用足国家去库存的各项政策。 关于围绕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把我市建成全省的新兴工业大市、现代农业强市、文化旅游名市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将如何开展招商引资,市商务局副局长贠晨昱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起好步、开好局,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要围绕“三动三新”“三个一百”“三个方案”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专业化、精准化、定向化招商。简单来说,就是要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瞄准主攻点,咬住薄弱点,扭住着力点。抓住关键点,就是要狠抓“三个一百”。找准切入点,就是要狠抓“三个方案”的实施。瞄准主攻点,就是要突出重点区域和龙头企业。咬住薄弱点,就是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扭住着力点,就是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总之,我们要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儿,再塑对外开放新形象,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圆满完成全年招商引资各项任务。 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就运城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提出的发展目标以及制定的具体路径和措施,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吴丽宏说,“十三五”时期我市旅游的发展目标是,叫响“古中国”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产业规模和效益转型升级,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培育成为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一是着力打造龙头景区。突出关公文化和盐文化主题。二是加快发展新型业态。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联动发展。三要大力实施旅游营销战略。持续加大“古中国·新运城”“中国源头、华夏盐都、关公故里、山水运城”主题旅游形象和特色品牌整体联动宣传推介,扩大主流媒体、互联网新媒体、重点客源地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高铁线路、重点城市、知名景区“全覆盖”。积极申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打造关公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旅游节庆品牌。 记者会之前,市政府副秘书长畅满增就“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的五个过程,市政府在起草过程中所做的六项工作,做了简要介绍。 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发展导报、运城日报、运城市电视台、黄河晨报、山西新闻网、黄河新闻网、各县(市、区)电视台等媒体,及部分人大代表参加了发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