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运城头条 市直部门 查看内容

运城市优秀公安民警柴军

2017-6-19 10:36| 发布者: | 查看: 947| 评论: 0|原作者: 解世忠 常永强 王 耀|来自: 运城日报

摘要: 运城新闻 运城市优秀公安民警柴军,从警30年,他大多半时间摸爬滚打在基层一线,足迹踏遍绛县5个乡镇派出所辖区的各个角落。警校学员—公安交警—派出所民警—副所长—所长,年刚46岁,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

  运城新闻   运城市优秀公安民警柴军,从警30年,他大多半时间摸爬滚打在基层一线,足迹踏遍绛县5个乡镇派出所辖区的各个角落。

  警校学员—公安交警—派出所民警—副所长—所长,年刚46岁,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一方社会治安的“守护神”。

  运城市优秀公安民警—山西省首批百名阳光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横水7年来,他将一个二级派出所打造成一级派出所,以公正执法的担当、真诚为民的情怀、勇于创新的精神、苦干实干的作风,赢得一项项殊荣和一个个赞誉。

  他,就是共产党员、绛县横水派出所所长柴军。

  快

  柴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快”。

  不到5分钟,一碗米饭下肚,午饭就算解决了。

  派出所的工作实在太忙了。社会治安、户籍管理、邻里矛盾、土地纠纷……一切都需要时间来解决。

  新庄村67岁的村民张景华,拆掉旧房子,准备建新房。谁知,刚开始施工,与他一墙之隔的邻居就以宅基地有纠纷为由来阻挡。

  这样反反复复了若干次。张景华不知道跑了多少次派出所、镇政府讨公道,但自家的新房始终没法盖起来。

  当时,是2008年的3月,这一停,就是一年多。其间,张景华一家四口就在院子里搭了一个棚子居住。

  “我也不想给公家添麻烦,但基地是我的,凭啥不让我盖?”张景华发起了倔脾气。

  他扔下地里的活,开始上访。2009年后半年,市里、县里都来了人,他家的新房才得以盖起。

  官司赢了,张景华却付出巨大代价:荒芜了地里的庄稼;老伴成了一个常年卧床的病号;儿子30多岁了,却因为别人一句“这家人不好说话”而娶不上媳妇。

  这实在让张景华无法接受。为了摘掉“刁民”的帽子,他又开始上访,就像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李雪莲一样,要讨一个说法。

  2010年1月,柴军来到横水派出所。了解到这一情况,他上任后的第一次走访去的就是张景华家。

  “老张,你受委屈啦!这些年的事情不怪你,基地是谁的就是谁的!” 一推开张景华家门,柴军说。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张景华多年的愤懑找到了一个发泄的通道。

  紧接着,柴军帮张景华申请了低保,逢年过节和爱人看望他,还给他送去种子和化肥,帮他家尽快渡过难关,发展生产。

  看着柴军为自己忙前忙后的身影,张景华感动不已,连连表态:“柴所长,你放心,我再也不告状了。”

  持续上访三年的张景华彻底停访了。这一切,发生在柴军介入此事后的一个月内。

  “心气顺了,花养得也好了!”张景华指了指新房客厅里的两盆君子兰说。正值暮春,花开正艳。

  “要是柴所长早来两年,我的问题早解决啦!”提及此事,张景华不无感慨。

  “老百姓找上门来,能办的要尽快办。要不然,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酿成惊天动地的大事!”柴军说。

  “急先锋”,是大伙对柴军的又一评价。

  上任派出所所长后,柴军逐门逐户地说服做工作,将横水镇周边横北、横东、横南3个村及镇上商户、单位的113个监控探头,统一联网到派出所的视频监控室,有效提升了派出所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警务工作综合效能。

  这一做法,全市领先。

  结合镇情,柴军积极探索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新办法,创建了“六个一”警务工作新模式,将复杂的社区警务图表化、标识化、网络化、规范化。

  这一做法,全省推广

  “凡事总要抢先一步,争创一流,这是柴军的一贯作风!”横水派出所61岁的“老内勤”支丙社夸赞说。

  民警的楷模——柴军

  “神”

  东外村原村委主任苏成安对柴军的评价是两个字:“神了!”

  让苏成安发出如此感叹的,是柴军到横水派出所上任不到两个月处置的一次突发事件。

  东外村村民历来“好斗”,邻村的人私底下把这个村叫“梁山寨”、“二杆村”。

  2010年3月份,闻垣高速公路施工,因为赔偿问题,东外村村民和施工队发生了冲突。200多名村民和施工队形成对峙,情形异常紧张。

  接警后,柴军首先想到的是要尽快疏散人群,防止事态扩大,发生暴力事件。

  派出所总共就十来号人,全派上去也是杯水车薪。怎么办?

  柴军悄悄叫来在横水工作多年的两位民警,让他们带着摄像机,到现场拍摄。

  “注意,别穿警服,随便录点啥,让老百姓看见你们就行,录上几分钟就撤回来。”他叮嘱道。

  这招能行吗?心里犯着嘀咕,两位民警还是按照柴军的话做了。

  “神”的是,看到民警拿着摄像机转了一圈,原本激愤的人群慢慢出现了松动,不一会儿,就散去了一大半。

  紧接着,柴军把苏成安等村干部叫到办公室,讲明事理,让他们主动将剩下的村民劝离现场。

  第二天,柴军让人把“带头大哥”带到派出所,按照治安管理法,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行政拘留。

  随后,柴军带着民警多次到东外村回访,做好善后工作,力促矛盾化解,问题终得解决。

  “村里人都挺感激柴所长的,说幸亏及时采取办法制止,不然形成恶性事件,对谁都不好。打这以后,柴所长的名气就在我们村传开了!”苏成安满脸敬佩地说。

  相比处置突发事件,柴军将更多的警力放在了提升农村社会治安管理的整体防控能力上。

  2011年1月25日下午两点,东灌底村村民岳大伟家失火。村民发现后立即报警,说明岳家的房户号是“203”。

  当时一家邻居正在过事,占了巷道,出警民警迅速锁定去岳家的最近路线,并电话告知消防人员,车靠近不了着火地点,要多带消防带。

  在最先抵达的民警指引下,消防人员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扑灭大火,将岳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要不是火灭得及时,恐怕四周邻居也要遭殃哩。及时报警,准确定位。这门牌号的作用真不小啊!”提及当时情景,69岁的岳大伟非常感叹。

  一图表、一簿册、一档案、一标牌、一回访、一阵地。2010年10月,柴军尝试在辖区东灌底村推行“六个一”警务工作模式。

  柴军解释说,当初推行这“六个一”,也是事出有因。

  以前,民警去村里执行任务时,常常需要村干部带路认门。这样,不利于派出所和村干部处好关系,也不利于村干部和村民处好关系。

  为解决这一问题,柴军让包片民警下大力气绘制了一张治安防控平面图,将全村所有家户按所处方位,逐一登记造册、编号,并对重点监控部位进行标注。一旦村里出现紧急情况,民警能够“按图索骥”,独立迅速地作出反应。

  与平面图相对应的,是房户号。在东灌底村,每家每户大门上都钉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这个标牌不同于传统的门牌,它不仅与村里平面图表、簿册及户口档案上的地址等信息统一,还采用不同颜色标注,并贴有高级夜光贴,便于夜间查找。

  “有了这两样‘法宝’,不但出警方便了,村里的治安也明显好转了。”东灌底村老支书崔宏宾说。

  仁

  柴军浓眉大眼,身体健壮,符合人们心目中的硬汉警察形象,但面对普通群众时,他柔情似水、乐于奉献。

  离横水镇7.5公里的山底坡村大山上。

  自制的柴栅门,坍塌的土院墙,两孔破旧的窑洞。门前五六米外,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深沟。

  82岁的孙菊花和她22岁的脑瘫孙子谭乐乐就留守在这里。谭乐乐4岁时误食了含有农药的食物,经过抢救,保住了一条性命,但从此变成了一个常年卧床的脑瘫儿。

  事情发生后不久,谭乐乐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远赴异乡打工,照顾谭乐乐的任务交给了孙菊花。

  这两年,村里整体搬迁正在进行,绝大部分人家陆续搬迁下去了。这一老一少在山下的房子还没有落实到位,暂且蜗居在此。

  黑暗的窑洞里,靠窗一侧的土炕上,躺着孙菊花的孙子谭乐乐。土炕对面摆着这家最值钱的家具——一台电视机。电视机后面墙上,挂着一个相框。

  相框的一角,醒目地别着一张泛白的警民联系卡,卡上印着照片,留有联系电话。——这张联系卡的主人,正是柴军。

  2014年4月,柴军带着民警上山挨家走访,发现了这家人情况。没有自来水,吃菜不方便,成了祖孙俩最大的生活困难。

  柴军当即决定把这家定为所里的帮扶对象,除不时送些米面油外,他和村干部商量,让包片民警和村民一周上山送一次水,隔上十天半个月送一次菜。

  柴军还组织人员上门为谭乐乐办理身份证,以方便申请低保。时不时地,他还带着医生上门为孙菊花和谭乐乐治病、检查身体。

  起先,个别村民见了,还把这当笑话看,说“派出所净是作秀哩,过不了两天就不来啦”。

  三年过去了,当初看笑话的人全傻了眼。

  “要不是所里和大伙帮扶,这个家早塌伙啦!”山底坡村的老支书王庆云在一旁感慨地说。

  何止是孙菊花老人一家呢。在南樊、勃村、安峪、古绛,柴军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给自己认上几个“穷亲戚。”

  到横水后,他和所里民警主动与13家贫困户结为帮扶对象。每年,他都要抽空三番五次地往这些贫困户家里跑。

  “有些警察,面对当事人总有一种优越感,缺乏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柴军就不这样,他能放下架子,和‘结过怨’的人处成朋友。”采访时,横水派出所“老内勤”支丙社说。

  对此,82岁的退休教师李启云感受最深。

  李启云退休后在横南村小学当门卫。有一天晚上,因为开门稍微迟了点,李启云遭到一名老师酒后谩骂。隔了几天,得知此事后,李启云二儿子在学校宿舍找到这名老师,对其进行了殴打。

  调查清楚事实后,柴军严格依法办案,对骂人老师作出批评教育,将李启云的二儿子行政拘留,并赔偿对方的医疗费。

  李启云十分激愤,当众表示不服,认为儿子打人是“为父亲讨说法”,要告柴军和那名老师的状。

  柴军知道后,赶到李启云家回访。

  耐心听完李启云的抱怨后,柴军说:“都说养儿防老,你儿子的做法,我个人认为,有可以理解的地方。但是他打人,违反了治安管理法,必须给予处罚。当然,对方骂你也不对,我让他上门给您道歉。”

  一番讲事实、摆道理后,李启云心悦诚服了:“柴所长,我完全接受你的处理意见!”

  受了委屈,挨了处罚,心里还畅快。事后,李启云和柴军结成了忘年交,他一家和骂人者关系处得也很好。

  仁者亲民、为民、爱民。而今,当地老百姓见民警如同见亲人,进派出所如同进自家,无拘无束,水乳交融。

  然而,柴军的“仁心”并不是没有原则。

  多年来,柴军一直保持着一种自律行为——非工作关系,尽量减少与当地企业老板、“街面人物”的接触,绝不与他们一起吃吃喝喝。

  柴军说,老百姓都在盯着你,你要是成天和这些人搅在一起,老百姓就会认为你不是替老百姓说话办事的。和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粘得近了,和老百姓的关系就疏远了。

  同事说:“能做到这一点,很难!”

  领导说:“对这个人,我们敢打保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论坛精选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