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有个热词,那就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依笔者之见,主要是指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要有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严把质量关。这个品牌,就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这个品牌,需要进一步提升形象。一些“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上声誉并不是很好,经常受到国外消费者的质疑。别说国外消费者,就连国内的消费者,也信不过自己的产品。经常会涌现出一轮又一轮的代购潮,比如:奶粉、化妆品、服饰日用品等等。不要简单地批评这种行为是崇洋媚外,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关,物美价廉,就没有人愿意花高价从国外代购了。 要先守住自己的阵地。暂不提出口市场有多大,13亿人口的大国,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连国外企业都想方设法来挤占中国市场,我们的企业,更了解自己的市场,更熟悉国民的消费喜好,只要质量上去了,我们守住自己的阵地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抓经济促销费,必须从我们自身产品的质量抓起。 要打开思路,拓宽品牌的外延。产品质量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工匠”或者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衍生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包括旅游产品、高铁建设、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服务行业、工业工程等等。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要发扬“工匠精神”,提供品质过硬、服务优良的产品。 “工匠精神”不仅仅关系到质量优劣,也关系到企业的品牌文化,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发扬“工匠精神”、提升“中国制造”,这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必须练就的基本功。(阳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