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运城头条 工业企业 查看内容

山西樱子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保洁员阻击疫情绝不含糊

2020-2-10 12:21| 发布者: 社区1号| 查看: 231| 评论: 0

摘要: 如今,新冠疫情引发的全民防控战役还在持续,全国上下正在争取战“疫”拐点的早日到来。在这场关乎所有人生命安危的战役中,和医护人员一样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还有很多不惧危难的普通人——比如在新冠疫情定点救治 ...

山西樱子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保洁员阻击疫情绝不含糊

如今,新冠疫情引发的全民防控战役还在持续,全国上下正在争取战“疫”拐点的早日到来。在这场关乎所有人生命安危的战役中,和医护人员一样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还有很多不惧危难的普通人——比如在新冠疫情定点救治医院工作的保洁员们。

说到全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和传染病防控,运城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二院)自是第一阵地和第一力量。一般人不了解的是,和二院医护人员一起昼夜坚守在战“疫”一线的,还有承担着全院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的山西樱子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以下简称樱子公司)的15名保洁员。

近日,记者采访了数位保洁员,走近这些大多五十多岁、来自农村但关键时刻坚守阵地的普通人。

“这个时候,绝不能当逃兵!”

刘忠立,今年59岁,万荣南张人,2018年3月和老伴一起离开村子来到二院,住进了医院分的一间宿舍,成了保洁员。自此,那间小小的宿舍,就成了两位老人事实上的家。

老刘的工作是收集全院的垃圾,这个原本就需要口罩和手套防护的工作,因为疫情增加了“新冠垃圾”,于是,老刘也像医护人员一样,用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鞋、口罩、手套等全副武装了起来。

消毒、分类、收集、打包、再消毒、等待着专门的运输车拉走,这就是这位普通的保洁员每天所做的事情。

新冠疫情完全打乱了他的工作节奏:手机全天24小时开机,要保证随叫随到,早上6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但老刘依然憨厚地说:“不是不累,关键是现在出‘新冠’了,这个时候,绝不能当逃兵!就算有困难,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给领导说,不能干对不起人的事儿!”

在二院的樱子团队,一共有15个人,大多都像老刘一样是夫妻档。来自盐湖区上王乡56岁的张永定,2015年和老伴一起来到二院,平常吃住都在院里,就算是休息,也不过是从医院的一个地方回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对于普天同庆的春节,他们的假期也就是一天多:除夕放假,初一休息,初二又回到医院。但在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突袭,这样一天多的假期也没有了。

老张记得,医院里的气氛从腊月底就开始紧张起来,从医护人员到保洁员工,都要求全员上岗,就算是住在医院,手机也要二十四小时保持开机。春节前,院方对全体保洁员进行了专门的防疫知识、消毒流程培训和实练。培训时医生护士一对一地盯着、手把手地教着,看着他们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要多严格有多严格。

老张的工作是和另一位同事,负责对全院所有区域进行消杀。每天早上5点起床,5点半配好药,背上二三十斤的电动喷雾器,从病室到科室,楼道到厕所,从室内到室外,全部都要细细喷洒。完全喷洒一遍,得换五六桶药,用时将近3个小时。到了下午7点半下班之后,他又得对全院再次消杀一遍。如果中途病人入院或做检查,他还得跟在病人身后,沿着病人经过的路线,全程跟随消杀。

每次作业,老张都穿着全套防护设备,每次干完活,大冷天的也都会满头大汗。因为要戴护目镜,一出汗就起雾,啥都看不清,他着急得不行,后来采用一位医生说的办法,在佩戴之前用碘伏抹一下,果然好了很多。

看着形势越来越紧张,老张的儿子打电话表示很担心,还非要到医院看上一眼才放心。“肯定不能让他来啊,现在我们谁也顾不上谁,各操各的心,都把自己照顾好才算事!”老张说,“现在全国上下一盘棋,就算有再大的困难,自己先克服了再说。要不怎么办?我虽然是从农村来的,但也知道关键时刻绝不能含糊!”

“我们省一套防护服,医护人员就能多用一套”

晚上9点30分,樱子在二院团队的主管冯雪亮回到与二院仅一墙之隔的家。她将外套和鞋子脱下放在院里,用装着消毒液的喷壶上下喷个遍,再穿着拖鞋进门。听到开门声,老伴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给她张罗着晚饭。而她则直接进入浴室去冲热水澡。新冠疫情发生后,这些程序都成了冯雪亮的“常规操作”,回到家自觉离老伴远远的,晚上休息也各睡一个房间。

冯雪亮今年52岁了,作为樱子公司的老员工,她在二院已经做了十多年,如今院里的保洁员,几乎全都是经她手从农村招来的。她不担心自己,但担心自己的家人,她不愿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离开自己的团队,但又比任何时候更在意家人的健康。

进入应急状态之后,二院全速运转起来。病房改造、装修,完工一个小时后诊治设备和病床就要进场。大过年的,本就难找人,再加上这特别的疫情特殊的医院,马上找下“外人”几乎不可能。

院方“冯姐”一声喊,冯雪亮手一挥,保洁员全部赶来了。“按我们的行内话讲,这属于‘拓荒’,不是保洁,但这个时候,哪能讲那样的话啊,医生护士都在前方拼,我们多干一些,也是为治病救人出力!”冯雪亮说。

就像这样,搬运医疗设备,喊“冯姐”;装卸、分发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喊“冯姐”。在医护人员与病毒鏖战之时,一声“冯姐”,总会唤来一群撸起袖子的保洁员。

一天晚上,一个保洁员对冯雪亮说:“冯主管,我今天跑得腿都拉不动了。”她轻声劝解:“这就像我们给娃娶媳妇过事儿,刚开始肯定忙乱,顺了就好了!”

不仅保洁员,冯雪亮从腊月二十八以来,家中的饭就没有做一顿,连碗都没洗过,下班回到家,换衣洗澡吃饭,累得话都不想多说。

关键时候保洁队伍没有掉链子,让冯雪亮欣慰的是,医院也没有把他们当外人。就算是二院防护物品最紧张的时候,也没对保洁员吝啬过。冯雪亮每天上报需要的数字,报多少医院就给多少,从没二话。

越是这样,冯雪亮越是想着法子帮医院节省,特别是她听说一套一次性防护服就得五六百块钱之后。“防护肯定是第一位的,但也可以尽力省一些。我们省出一套,前方的医护人员就可以多穿一套。”她说。本来对全院进行消杀作业的是两个员工,得两套防护服,经过流程调整,一个员工侧重外围配合,一个员工进核心区作业,每天至少可以省出两套防护服。

每次消杀作业之后,她都会把现场工作照片发到医院的员工群里,让医护人员更安心一些。一些职能部门到医院检查,冯雪亮总会在介绍完自己的流程和工作之后多说一句:“没事儿,这里很安全,我们按标准做得很到位!”

“现在我们不是甲方和乙方,而是战友”

这个春节,樱子公司总经理端木英芳几乎是在焦灼之中度过的。

除了二院,她公司的保洁员在稷山县人民医院还有40个员工。那里,同样也是新冠疫情定点救治医院。那里的保洁员,与二院的同事一样,也几乎在同一时刻进入战备状态。端木英芳说:“就算是在家的人,这么长时间都会有情绪波动,更别提这些和医护人员一样身处风暴中心的员工了。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日子不知道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现在最想的就是什么时候能让他们休息上半天,喘上口气。”

保洁员在医院接触的范围很广,因为不像医护人员那样拥有专业的防控知识,他们面临的风险其实并不小。话虽这样说,但如今这种特殊的时期,医院这种特殊的场所,换人不适合、不方便也不现实,公司能做的,除了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外,只有采用各种办法,表示和员工们在一起。

公司分管保洁的李改亮经理隔三差五给员工加油打气,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公司想尽办法调回了200只专业的医用口罩,最终还是决定捐给二院的医护人员,让物品发挥更大的价值。

端木英芳不放心在二院的员工,想到现场去看一下,但被冯雪亮拦住了,理由是“跑来跑去不安全,而且现在防护物品这么紧张,你来了还得多用一套”。她没去,但要求员工们每天防护物品穿好了拍成照片发到群里,她要一个个地看。疫情防控有了新的进展,她也会及时发到群里,让员工们学习。

在了解到很多医疗机构因医疗物品匮乏无法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就诊时,端木英芳向韩红基金会捐了2000元。2月3日,她又将2万元捐款,交到了自己的“甲方”——二院。

“面对疫情,我们和医院已不是简单的甲方和乙方的关系,而是可以互给后背的战友。”她说,“所以我们不但要出人还要出钱,我们捐款一方面是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另一方面,也是向我们的员工们表示,公司和他们在一起。”

采访中,端木英芳还透露,对于这些员工的付出,公司都看在眼里,虽然现在不好说,但“公司肯定会对得起这份表现的,到时候工资怎么个翻倍法,公司会认真考虑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