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古所所长谢尧亭(右二)介绍出土器物 本报3月12日讯(记者 吕国俊)11日上午,由本报微信公众号“文博山西”举办的线下活动山西考古成果小型观摩会,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知古证史——山西考古展现的三晋华彩”,旨在观摩山西考古成果,交流考古知识,宣传文物保护。山西人文历史厚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承担着省内地下文化遗产的调查、发掘、保护和传承等任务,60年来,该所主持发掘了百余处重要古代遗址和墓地,抢救保护珍贵文物数以万计。其中价值重大、影响深远、闻名遐迩的,有旧石器时代的西侯度遗址、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襄汾陶寺遗址、翼城枣园遗址;夏商周时期的天马——曲村晋国遗址、东下冯遗址、绛县横水倗国遗址、翼城大河口霸国遗址、赵卿墓;汉至北朝时期的平朔汉墓群、大同北魏平城遗址、娄睿墓、徐显秀墓、虞弘墓,以及唐宋以来的石窟造像碑刻、黄河漕运遗址、宋金砖雕墓、瓷窑址等。这些发现,为人类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夏商周断代工程、山西区域文化研究与民族文化融合交流,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不断改写和完善着人们对山西古代社会与中国历史的认知,填补了很多历史空白。目前,该所有13个考古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0个考古项目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 活动中,省考古所所长谢尧亭、副所长范文谦、副研究员吉琨璋、公众考古研究部主任郑媛与大家进行了座谈,谢尧亭介绍了近年来的山西考古研究工作以及公众考古业进展,简要讲述了考古工作的方法与研究目的,并同与会人员交流讨论。座谈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省考古所文物周转库。 “文博山西”是本报新媒体微信矩阵重要成员,目前已成为国内文博界较为知名的文博类公众号之一,大量展示和宣传文物保护和考古成果的原创文章,角度新颖,文字精准,页面制作唯美,吸引了大批读者关注,被誉为山西的“国宝档案”。本次活动,是“文博山西”举办的第五次线下活动。 了解更多详细内容,请用手机扫描“文博山西”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