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城市中心医院,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既不出现在病房中,也不现身于门诊前,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战斗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侦察兵,与病毒“共存”,和危险零距离接触,为临床诊疗提供关于病毒核酸“最具价值的情报”。 他们,就是来自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病理科的“检验人”。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和病理科立即组织召开科室工作、党支部会议,从原本的分子实验组抽调人员,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及防控小组;组建了以薛慧芳为组长,杨婷、孙武刚、周朋,及技术骨干马勇跃、赵亚坤、张林渊为组员的核酸实验团队;以谢亚荣、裴军芳、王波为组员的标本转运团队。
随后,在医院应急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仅仅用时3天,新冠核酸实验室的改造工作全部完成。市中心医院与市疾控中心,一起成为我市第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位。同时,也是运城市第一所具有新冠病毒检测能力的医院。
新冠核酸实验室成立之后,为了保证样本第一时间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几乎未离开过实验室,加班加点连轴转。 出实验室的时候,我腰都直不起来了
组长薛慧芳,今年56岁,是一名老党员。从得知需要筹备实验室的那刻起,她立马上网查文件、实验室资料,了解病毒知识、检测标准和防护知识,这些资料,她用了3包A4纸才打印完。紧接着,她和90后姑娘赵亚坤、已有6个月身孕的张林渊两名同事,一起着手开始学习。“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要做到一级准备、二级开展、三级防护,才能保证标本无差错、人员零感染。”薛慧芳说。
作为团队的“主心骨”,薛慧芳勇挑重担,承担了3个区域的工作。其间,在强度最大的二区连续监测了6个小时。事后,薛慧芳笑着说:“出实验室的时候,我腰都直不起来了。” 我是军嫂也是医生
实验组的另一名女将叫杨婷,她的爱人是一名军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杨婷既当爹、又当妈,还要照顾双方老人,在儿子眼里,她是一个勇敢的妈妈,是一个“女汉子”。
今年,远在南京部队的爱人回家过年,但除夕当晚,夫妻俩同时接到命令,一个要求立即返岗上班,一个要求初七归队。“对他来说,军令如山,对我来说,疫情就是命令。我们理解对方,也支持彼此。”杨婷自豪地说,“我俩都是老党员,我们要给孩子做榜样。”但是,让“失联”的杨婷和爱人想不到的是,平日里不善表达的儿子,在微信班级群里,向同学透露了对爸爸妈妈的担心。
“平时从来没有离开过儿子一天,我很想他,等到疫情结束后,我要好好抱抱他。”谈及此,平日里很乐观的杨婷,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是党员,冲锋陷阵我先上
孙武刚是病理科的一名医生,采访过程中,他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党员,重要时刻必须要冲锋陷阵。”“我总是要出一份力的,不论做什么,不论在哪里。”在请战书里,孙武刚这样写道。
在病理科手工检测标本,最多的时候,孙武刚一天可以做120余份。“我们实验室的环境是密闭的,只有做完当天的全部检测,才可以消毒通风,加上防护服厚重,护目镜、口罩严密性很好,除了缺氧,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笨重。”孙武刚说,这次病毒的毒性不强,但传染性却非常强,每一步他们都要小心翼翼、谨慎对待,稍有不慎就会感染病毒。就是这样危险性极强、污染度极高的实验室,有一次孙武刚在里面待了10个小时,出来的时候,他右手的大拇指因为长时间握着加压枪,姿势已经固定了,强烈的酸痛感让他都无法触碰右手的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