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旅游业也同其他行业一样,进入“防控型复工”阶段。 一些景区逐步开放或根据疫情筹划开放,坚持防疫和复工两手抓,实现旅游业的重启、复苏和振兴。 那么当前,如何重振旅游业?
笔者认为,旅游重振要转型,转型要景区旅行社合力促推。据《中国旅游报》介绍,河北野三坡风景区在疫情期间将防疫期变为“闭关期”、修炼内功的“最佳期”。 适时转型是景区的唯一出路。目前,索道、停车场、门区、游步道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正在加紧建设,5月份将以崭新面貌亮相。景区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R/VR等新技术,转向智慧化管理模式。 海昌海洋公园开启了云游览、云课堂,线上讲解海洋科普知识,线上线下互动,家庭儿童客群的反馈非常积极。 芮城用网络与旅游直通车联网,通过旅游直通车给景区搭台子、引客流。还有一些著名景区采取电话预约、限制人数等办法,使景区做到合理安排,避免拥挤。
我们也看到,有关部门和旅行社也在积极采取办法,有的旅游部门牵头组织景区、旅行社三方协商,计划在当地实施年票制,他们把3A级以上23个景点连起来,以128元的门票出售,凡购买年票的游客一年期间可以反复游。一些省计划重新启动以往的办法,在全省采取一票通政策,凡买了通票的游客,在全省范围内可以尽情游。 地处晋陕豫金三角的旅游部门和旅行社坐在一起,共商门票价格的办法,出台优惠价格,让金三角的游客享受最大的福祉。
我们相信,旅游的春天,在疫情之后终将千呼万唤始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