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万荣西卓子村的“大文化”

2190 0
发表于 2025-1-18 19:09: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万荣西卓子村的“大文化”
万荣西卓子村的“大文化”
西卓子村门楼

前段时间去万荣县荣河镇西卓子村,拜访85岁高龄的吕泉录老师,看到他与吕来生老师(现年82岁)采写的《西卓子村史》,使我对该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

据《万荣县志》(1995年海潮出版社出版)记载,传说历史上有位国王的女儿名叫“卓子女”,在皇宫受到迫害后逃到此地避难,国王派人寻找,在此相遇,便将该村命名为“卓子村”。吕泉录先生根据传说及考证发现,相传2600多年前,晋文公的女儿卓子在该村乳养,村民引以为荣,就以该女子的名字定为村名,又因该村地理位置偏西,便结合人文典故和地形把村子称为西卓子村。

西卓子的老村西、南、北3面环沟,东、北两边有高大土墙遗存(可能原来是一座土堡),东面还有高大村门。这里村风古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村西泉沟马鞍桥下,有旧石器时代西卓子古文化遗址。1978年秋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野外队发现,该处浅棕色砂质黏土和粉砂层中有6件石器(石球),其中两件为半成品、4件为成品,前者打击痕迹清楚;后者全身已被加工,最大直径为100毫米,最小直径为60毫米,原料均为砂质灰岩。与这些石球共生的哺乳动物有4个门类、9种,都是生活在更新世时期或更新世晚期。至今国内发现这些遗址为数很少,因此西卓子遗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国内旧石器时代的时空分布,还有可能为进一步探索蓝田人或大荔人的活动范围提供了新的线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经山西省文物局鉴定认可,其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

从两位老人撰写的村史稿可以看出,西卓子村虽然是个小村落,但古建筑不少,关帝庙、天神庙、财神庙、地母庙、三义庙等大小神庙就有17座。其中,祖师庙和吕氏娘娘庙建筑最为恢宏壮丽。这两座庙都有正殿、献殿和前殿,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相传,祖师庙是一位村中的姑娘为感谢祖师治好了她母亲的病化缘盖的。话说500多年前,村中一对姓吕的夫妇生下一个女孩,丈夫不幸得病身亡,留下母女二人艰难度日。女儿长到10多岁时,母亲又染重病。女儿虽小,但心地善良,对母亲十分孝敬。她一面向医采药,一面求神灵保佑,并向神灵许愿:若神灵能把她母亲病治好,她将四处化缘,为神灵盖一座新庙。在她的精心侍奉调养下,没几年母亲的病竟神奇地痊愈了。于是她欢喜万分,决心践行自己的诺言。

她只身冒着酷暑严寒,穿村过县,历尽艰险,走到哪里就向围观群众陈述自己的心愿,希望大家施舍些许钱财。有一天,她走到山东地界,她的精神感动了一位县官,县官不仅资助了她一批银两,还派车辆将她送回西卓子。

后来,在众位乡亲和好心人士、能工巧匠的帮助下,一座气势恢宏的祖师庙盖成了。从此,她每日都来朝拜。一天,她在洞沟劳动,一股旋风把吕女吹到天空,羽化成神,村民再没见过她的踪迹。村民都称她为吕氏娘娘,并纷纷捐款,在她升天的地方盖起一座吕氏娘娘庙,常年香火不断。

每年6月月尽她生日之时,西卓子村和邻村群众都会前来祭奠,热闹非凡。

(三)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西卓子村经济发展滞后。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纷纷提出迁建新村。

新村建在荣河镇西北方向荣河村至西师村旅游路中段。1984年,西卓子村“两委”顺应民意,向万荣县政府申请迁村计划并被批准,搬迁工程于1986年动工,陆陆续续直到1994年完成。经过20多年的时间和几届村干部的努力,现在全村11条大巷、多条小巷,宽敞整洁,绿带葱茏,新房栉比,已被该县评为美丽乡村。

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两委”积极筹集资金,村民踊跃捐款,先后盖起舞台、文化广场、学校、村门楼、卫生所等,并对巷道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

如今的西卓子村,是一个民风淳朴、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美丽乡村。


屈吉平/文
284014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