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薛瑄纪念馆薛瑄教子读书场景
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明代政治家、教育家、理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有《读书录》《薛文清集》传世。
读书有“雅郑”之分
在《读书录》中,薛瑄写道:“岂独乐有雅郑邪?书亦有之。小学、四书、六经,濂、洛、关、闽诸圣贤之书,雅也,嗜者少也,何故?以其味之淡也。百家小说、淫词绮语,怪诞不经之书,郑也,莫不喜谈而乐道之,盖不待教督而好之者矣。夫何故?以其味之甘也。”
薛瑄认为,不单乐有雅郑之分,书亦有之。雅即雅乐,宫廷音乐;郑,即郑声,儒家认为郑地音乐是“淫邪之音”。在他看来,雅者,味之淡薄,喜之者少;郑者,味之甘甜,喜之者多。薛瑄把书也分为雅郑,主张读书要读雅书,多读儒家经典和理学学派之书,不能沉迷郑书而使人心迷失,歪念增生。
读书功夫在“寻思”
薛瑄在《读书录》中写道:“读书记得一句,便寻一句之理,务要见得下落,方有益。先儒谓读书只怕寻思,近看得‘寻思’二字最好。如圣贤一句言语,便反复寻思:在吾身上,何者为是;在万物上,何者为是。使圣贤言语,皆有着落,则知一言一语,皆是实理,而非空言矣。”
薛瑄强调,读书要做到边读书边思考。思考经典书目中每一句话的道理所在、含义所在,思考行文的来龙去脉。对古代圣人之言,更要反复寻思,联系自身、联系万物去探究。如此,读书才有收获。
林德培/文 来源:《梅州日报》 |
|